1、一般訴訟時效的計算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因此,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一經實施完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
對于侵害健康權的,要分受傷之日、侵害時不能發現的傷害確診之日的不同來計算訴訟時效。
對于造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須在確認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2、特殊訴訟時效的計算
理論上講,侵害身體權和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應當按照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執行。而《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是對侵害健康權行為的賠償請求訴訟時效,應當適用1年的規定。
3、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適用
目前沒有對侵害精神性人格權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只能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在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在提出生命健康權的財產損失賠償的同時提出精神撫慰金的賠償,則隨同受到特殊訴訟時效的限制。
4、侵權普通法與侵權特別訴訟時效適用不同
對于特別法應當一律按特別法的規定,如《國家賠償法》訴訟時效規定為2年(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5、最長訴訟時效
按照《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這是法律規定的訴權保護最長期限,超過這一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便失去訴權,不再受法律保護。(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糾紛找哪個部門比較好
2020-12-10行政機關單方面解除行政合同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5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