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訴訟時效的計算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因此,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一經實施完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
對于侵害健康權的,要分受傷之日、侵害時不能發現的傷害確診之日的不同來計算訴訟時效。
對于造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須在確認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2、特殊訴訟時效的計算
理論上講,侵害身體權和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應當按照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執行。而《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是對侵害健康權行為的賠償請求訴訟時效,應當適用1年的規定。
3、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適用
目前沒有對侵害精神性人格權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只能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在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在提出生命健康權的財產損失賠償的同時提出精神撫慰金的賠償,則隨同受到特殊訴訟時效的限制。
4、侵權普通法與侵權特別訴訟時效適用不同
對于特別法應當一律按特別法的規定,如《國家賠償法》訴訟時效規定為2年(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5、最長訴訟時效
按照《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這是法律規定的訴權保護最長期限,超過這一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便失去訴權,不再受法律保護。(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