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肖像權的法條中被侵權所需要的有哪些條件?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二、肖像權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我國的侵害肖像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責任方式。該民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為非財產性責任方式,賠償損失為財產責任方式。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侵權責任的確定一般是: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是以營利目的作為賠償的標準。即無論是否“情節嚴重”,也無論是否贏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贏利,且肖像權人要求賠償的,侵權人就必須承擔賠償責任。二是對于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的,就是說侵害肖像權精神利益損害賠償的確定,是以“情節嚴重”這一基本標準為標準。情節輕微,不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質方面的賠償。
綜合上面所說的,肖像權是屬于自己個人的權利,對于這個權利如果被他人侵犯必定侵權者就會承擔相應的后果,但對于在認定上面也是要有相應的條件,如果經過了本人同意而作為商業的目的來進行使用,這就不會存在此行為,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有法律的依據才能處理。
最新侵犯肖像權賠償標準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侵犯肖像權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下來的房子屬于二套房嗎
2021-02-08非法行醫罪要判刑幾年呢
2021-02-16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怎么查詢自己的房屋是否在拆遷范圍之內
2021-03-25拆遷安置房產權證辦理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