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殘疾是否給付殘疾賠償金嗎?
精神損害賠償不包含殘疾賠償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后,該解釋規定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是兩種不同的賠償請求,是可以一起提出請求的,是可以并存。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1、自然人因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遭受非法侵害的。
2、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
3、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的。
4、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可以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a、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b、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c、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5、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的。
特別提醒:關于精神損害賠償具體數額,法律沒有明確,也沒有統一的標準。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精神賠償和民事賠償應當根據案件的司法審理和判罰情況而定,對于人身傷殘賠償而言,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來進行認定和處理的,但對于精神賠償則必須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和認定,避免出現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醫療事故精神賠償咋算
離婚時一方出軌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孩子在學校受傷的學校擔責還是老師擔責
2020-12-01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