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A與B經戀愛后于2008年登記結婚。剛結婚時A、B同A的父母一起居住。后來由于生活習慣等原因,四人之間多次出現不便及矛盾。經協商,四人一致同意:由A的父母出資在同一小區內另行購買了一處房產,給A與B兩人居住,但該房產的房產證上只登記了A的名字。同時,四人還去公證處就房屋出資及產權歸A一人所有的事宜進行了公證。今年5?月,A與B因性格不合協議離婚,在財產處理上就上述房屋的分割發生了糾紛,A認為該房屋應歸其一個人所有,B則認為該房屋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兩人爭執不下,遂向律師咨詢,B是否可分得該房屋的部分產權?
律師解答:本案涉及的是父母在子女結婚后出資購房的房屋產權問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才能依法予以分割。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一般情況下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在離婚時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則該房屋屬于一方的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不參與分割。
本案中,房產證上登記的是A一個人的名字,且A的父母在出資購房時還去公證處做了公證,這些足以證明?A父母出資所購房屋是對A的個人贈與,不作為A、B婚后的共同財產。所以,B在與A離婚時,無權要求就該房屋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還能進行法律維權嗎
2021-02-19征地拆遷補償和戶口有關系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