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中,侵權人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承擔相應的責任,這里就包括了過錯責任。對應的就是行為人應當承擔的責任。那么大家知道對過錯責任歸責原則該如何認定嗎?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過錯責任原則如何責任認定
過錯責任原則是行為人基于自身的過錯而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它是現(xiàn)代侵權法之基本歸責原則,可分為一般過錯責任原則和推定過錯責任原則。前者要求受害人舉證證明加害人有過錯以及過錯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后者要求加害人舉證證明自身沒有過錯以及自身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否則推定加害人有過錯。
二、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
(一)《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guī)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二)由此可見,有過錯必須擔責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從侵權法理論上講,過錯是主觀上的,可以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四: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行為的違法性;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有過錯。應當注意的是,民事責任上的故意和過失有別于刑事犯罪的故意和過失,它沒有民事法律后果上的區(qū)別,也就是說民事侵權上的故意和過失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是一樣的,沒有孰重孰輕之別,而刑法意義上的故意和過失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區(qū)別很大,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且相應較輕。
(三)從構成要件可以看出,無過錯責任與過錯責任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區(qū)別有二:前者的行為是法定的,它不必具有違法性特征,后者的行為具有違法性;前者行為人不必過錯,后者有過錯。在司法實踐中應加以區(qū)別。
應將無過錯責任與一般過錯責任加以區(qū)別。特殊侵權的種類很多,但并非所有的特殊侵權都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憲法第41條第3款、民法通則第121條、國家賠償法第2條均作了規(guī)定,雖然三者在用詞造句上不完全相同,但相互是統(tǒng)一的,并不矛盾。在法條中,雖然只有國家賠償法使用了“違法行使職權”一詞,而憲法和民法通則沒有使用,但三者都用了“侵犯”一詞。
(四)將無過錯責任與混合過錯責任加以區(qū)別。混合過錯是指對于損害的發(fā)生,加害人與受害人均有過錯。民法通則第131條規(guī)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此規(guī)定是對該法第106條第2款的補充,同樣是一般過錯責任條款,體現(xiàn)了過錯必須擔責的原則。
以上便是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如何認定,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的具體內容,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是比較多的,過錯責任僅僅是其中的一種,除此之外還包括了無過錯責任等等。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南充律師。
過錯責任的舉證責任是怎樣的
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職務發(fā)明的發(fā)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很少盡贍養(yǎng)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xù)
2020-12-24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fā)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fā)放
2021-01-03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3-21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發(fā)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