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侵權法 侵權行為 侵權責任 網絡侵權 侵權責任法 侵犯肖像權 侵犯姓名權 侵犯隱私權 侵犯名譽權
作為人格權之一,侵犯隱私權責任的構成也同侵犯其他權利一樣,須具備侵權責任構成的一般要件,即主觀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等四要件。接下來,律霸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侵犯隱私權的構成條件有哪些。
一、主觀具有過錯
侵害隱私權因屬于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具有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故意、過失在所不問,但過錯形態影響侵權人法律責任輕重的承擔問題。
二、違法行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因直接違反法律規定抑或違反社會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使得該行為具有違法性質。隱私權是絕對權,具有普遍的對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負有不侵犯他人隱私的義務,違反這種義務進行的行為均被納入侵犯隱私行為之列,除非有正當合法抗辯事由存在,通常這種侵害行為以作為形式表達,并不必以公開他人隱私為要件。結合行為類型的多樣性與隱私內涵的發展性,基本可以概括為兩類:侵擾私人空間的行為與侵害私人信息的行為。
三、損害結果發生
損害是侵權行為的結果,作為一種事實狀態,主要有三種表現形態:財產損失、人格利益受損及精神痛苦。侵害隱私并不直接與財產利益掛鉤,甚至有時根本沒有財產利益受損,受沖擊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損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當然這并不否認隱私權遭受損害所導致的權利人經濟上的損失。一般來講,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權利的事實,即使侵害后果難以覺察或證明,即可構成侵權法中的損害。隱私權這種精神性人格權損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具體人格受損證明困難,但這點并不妨礙認定損害事實的存在。
四、具備因果聯系
侵權法上因果關系在于確定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往往具有直接關聯性,侵害隱私權的后果表現為權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與私域生活的侵擾,這一事實乃侵害行為所致,換句話來說,權利主體因該不法行為遭受人格利益受損。就非財產性利益受損與行為方面還是比較容易把握的,出問題的地方是財產利益與侵權行為的因果關系認定方面,有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則須借助一定的方法,通常從以下兩方面把握:時間上有無順序性,侵害行為是否客觀存在。
關于侵犯隱私權的構成要件內容,律霸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到此,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侵犯他人隱私權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具體承擔的責任如何,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定。
侵犯網絡隱私權的方式有哪些
被侵犯隱私權怎么處理
侵犯隱私權如何索要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藥品遭受損害,我是否可以請求網絡交易平臺承擔先行賠付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06購房意向書合同范本
2021-02-26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中國保監會關于2005年下半年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有關事項的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