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定義
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指案外第三人認為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損害其民事權益而在規定時限內向原審法院提出申請要求撤銷他人之間已經生效的、錯誤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法院依法就第三人的申請進行審理并作出裁決,以確保第三人民事權益不受損害的一項訴訟制度。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民事訴訟法56條第3款對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用主體、管轄法院、提起時限、提起事由、適用客體、審理范圍等作出了規定,從該款規定可以看出,由于第三人撤銷之訴是在民事案件已經審理終結、文書生效之后,基于法律的規定,能夠成為適格申請人的第三人針對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提出撤銷申請,要求全部或部分地改變所針對的判決、裁定或調解書所確定的法律狀態或權利義務關系而提起的訴訟,是一種非常事后救濟程序。
二、第三人撤銷權之訴與起訴條件
1、適用主體。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對于“第三人”范圍的界定,是以“與訴訟標的或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為標準,不僅包括對于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又包括雖無獨立請求權,但其權利受到生效文書效力拘束,只有通過撤銷判決才能獲得救濟的情況;還包括被遺漏的必要共同訴訟人。
2、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對于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管轄作了特別規定,由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不適用地域管轄、級別管轄的規定。
3、提起時限。民事訴訟法規定,第三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6個月內提起訴訟,逾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予駁回。
4、提起事由。根據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必須符合以下法定事由:
(1)程序條件是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而未參加訴訟。即第三人未參加訴訟的責任不在于其本人,因自己的原因而沒有參加訴訟的,不能提出撤銷之訴。
(2)實體條件是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也就是說提起時必須有證據證明,必須針對針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必須是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內容錯誤,內容包括部分內容和全部內容。
(3)結果條件是民事權益受損害。也就是說,有損害民事權益的后果,第三人才得主張撤銷權利。
5、適用客體。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訴訟客體是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未生效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因其所及的民事實體法律關系尚未得以確定,不具有終局性的法律效力,對第三人未構成實質的損害,就無從提起此訴。
6、審理范圍。在審理該類案件時,應當圍繞原判決、裁定、調解書是否對第三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為審查重點,圍繞涉及第三人相關事項進行審理,對于不涉及第三人事項的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不在審查范圍之列。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在案件審理后,假如有第三人對于案件判決認為是有誤或者損害其利益是可以起訴,這個起訴時間要在判決6個月內提出,否則超過規定時間法院是不受理。這種制度彌補了法院判決可能遺漏相關人員的權益,對于事后彌補是非常重要的法規。以上就是“第三人撤銷權之訴與起訴條件”的解答,如果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歡迎質詢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官司處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09網上在逃人員幾年撤銷
2020-12-04提前還部分房貸收取賠償金合法嗎
2021-01-22實習期間應該簽什么合同嗎
2020-12-22在押人員能成立公司嗎
2020-12-17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