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私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1、侵害名譽權責任應如何認定?
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2、因撰寫、發表批評文章引起的名譽權糾紛,應如何認定是否構成侵權?
因撰寫、發表批評文章引起的名譽權糾紛,人民法院應根據不同情況處理:
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真實,沒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的,不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文章反映的問題雖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使他人名譽受到侵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