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貨值金額達多少才會立案?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貨值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就會立案,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16條規定: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量刑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 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 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不認罪可以判刑嗎?
可以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三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現在看來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這種犯罪行為還是比較猖獗的,特別是電商領域,消費者在購買到產品以后,消費者發現購買到的是假冒偽劣產品,第一時間必須要要求商家退貨并且進行賠償,而且還可以到消協投訴。
非法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顧問審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2021-01-20增加注冊資本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8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