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個人信息其實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這屬于公民人身權當中的隱私權的一部分。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實在網絡中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情況很多,尤其是在購買了房子、車子之后,很明顯的感覺到他人獲知了自己的個人信息,而在我國出賣個人信息會構成犯罪,那么出賣個人信息量刑標準是什么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個人信息包括哪些
1、個人基本情況
公民個人信息 一般包括姓名、住址、電話 (包括手機用戶信息 )、身份證號、個人身份或房地產權證件復印件、個人履歷、病史等。
2、教育背景
3、學習經歷、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
4、個人的實踐、個人成果獲獎情況
5、個人特長及性格評價
6、聯系方式與備注
二、什么是販賣個人信息罪
指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行為。
三、出賣個人信息量刑標準是什么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四、公民個人信息的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出賣個人信息的行為,在達到了規定標準之后,才會被認定為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罪,自然在被認定構成刑事犯罪的情況下,才能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至于出賣個人信息量刑標準,在《刑法》第253條中有明確的規定。
怎么計算刑事犯罪追訴時效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意外左橈骨遠端骨裂屬于傷殘嗎
2021-01-04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