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環境罪委托方是否有責任?
污染環境罪中委托方是否有責任的這個問題是需要根據案情分析的,司法實踐中也很難認定,委托方責任難以認定的幾種常見情形:
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廢物的工廠、生活垃圾的處理責任方等主體在處理污染物質的過程中,由于自身處理能力有限,都有可能將污染物質轉包出去,提供、委托給他人進行實際處理。在污染環境案件中,有些污染物質的提供方、委托方會為了逃避法律責任,采取一些造成司法機關難以認定其責任的手法,常見有以下幾種:
(一)與借用有資質公司名義的承包方簽訂合同。委托方明示或暗示承包方借用有污染物處理資質的公司的名義與自己簽訂合同,在實際處理過程中還是由沒有處理資質的承包方自己對污染物進行處理,有處理資質的公司實際上并不參與其中。這樣簽訂的合同形式上看起來合法,發案后,委托方以并不知道承包方沒有正規處理污染物為由推脫責任。
(二)在結算報表、發票等手續中將處理對象寫成其他物品逃避檢查。污染物處理的委托方與承包方之間不訂立正式合同,僅適用口頭約定等方式約定處理污染物。在雙方結算過程中使用的發票等票據、各自公司賬冊等記錄中將污染物寫成其他東西,例如將需要特定處理資質的生活垃圾寫成不需要特定處理資質的建筑垃圾、將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泥寫成普通土方等逃避監管,造成偵查機關在辦案過程中難以取證、檢察機關在審查過程中難以認定。
(三)委托方與承包方之間僅簽訂運輸合同。在這種情況下的承包方往往有運輸資質但沒有處理污染物的資質,委托方與承包方僅簽訂運輸合同。簽訂運輸合同時,有些承包方向委托方展示承包方與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正規處理機構的污染物處理合同,這些合同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只是復印件甚至偽造的。案發后難以查證委托方是否知道承包方通過非正規途徑處理污染物。
以上幾種情況都會造成污染環境案件中的污染物提供方、委托方主觀責任形式認定困難,難以判斷其是否對污染環境后果具有主觀責任。要認定污染物提供方、委托方法律責任,首先要明確污染環境罪的主觀構成要件是什么,然后才能進一步分析何種情況構成污染環境罪。
二、污染環境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事實上,如果承包的項目工程可能會涉及到污染環境的這個問題,那么雙方在合同中就要提前對此進行約定,最后如若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就根據雙方簽的合同,該是誰的責任就由誰來承擔,如果明確是委托方造成的環境污染,那么主要責任就由委托方來承擔。
污染環境罪客觀方面是怎么要求的
單位污染環境罪怎么處罰?
污染環境罪是行為犯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接走孩子犯法嗎
2020-12-15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確定債權是否可以質押
2021-02-19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