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污染賠償標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規定,公民受到噪聲污染,有權要求排除污染,如果造成損失,應當依法賠償,賠償金額應當依照當事人·請求,由環保部門和噪聲污染防治部門調解,調解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本法所稱環境噪聲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1、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噪聲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賠償標準
法律并沒有規定具體標準的,需要協商或起訴解決賠償數額問題
3、噪聲維權指南
(1)噪聲污染引發的損害賠償案件,實施舉證責任倒置,即對于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責舉證。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噪聲污染具有瞬時性、變化性,危害后果具有潛在性的特點,受噪聲困擾的當事人在侵權行為發生時,應注意搜集和保存有關噪聲侵權事實的有效證據,一般需要相關的專門鑒定機構出具噪聲是否“超標”的書面鑒定結論。
(2)噪聲污染導致的人身損害總是較難聯系其因果關系。居住環境噪聲超值已影響了居民正常的生活、休息,其身體、精神,意味著受影響的居民比他人附著以更多的負荷、噪音污染構成精神損害的事實成立,這種案件原告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如因噪聲污染造成原告神經衰弱等病癥的,原告應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規則承擔舉證責任,即原告須提供造成其神經衰弱等病癥的診斷證明。
(3)我國對于環境污染侵權認定,采取無過錯原則,即無論行為人是否存在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只要其行為后果產生了超出標準的噪音,產生了污染損害后果,就需承擔侵權責任。另即便排放的噪聲符合國家規定的建筑施工噪聲源的噪聲排放標準,但超過《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中規定的區域標準限值,在事實上也構成環境噪聲污染,也構成侵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被侵權人的訴訟請求以及具體案情,合理判定污染者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綜上所述,噪音污染賠償標準,噪聲污染損害案件,應當實行舉證倒置,如果原告提出的事實,如果被告否認,應當提出證據,對于噪聲污染采用無過錯原則,被告不管是否故意,只要造成損失,產生了污染后果,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噪音屬于環境污染嗎
對于噪音污染標準是什么?
我國噪音環境污染處罰條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強制性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04民事案件中移送管轄可以復議嗎
2021-03-24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