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9年8月28日,尚某與蘇某均簽收到一審法院判決書,由于雙方未辦理結婚以及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的規定,進行了判決。8月29日,該房屋因公路改造被折遷,政府折遷部門將相應補償在折遷后7日內到村委會的相應戶頭上。蘇某為了確保自己份額不被轉移,故申請法院依法凍結尚某的補償款。
【分歧】
蘇某應該采取何種方式保護財產?
第一種意見認為:一審法院訴訟程序已經全部結束,沒有權利和法律規定義務進行任何訴訟活動,應該向蘇某釋明通過上訴途徑,以不服判決為理由,同時申請上級法院進行訴訟保全;
第二種意見認為:當事人的財產發生新的形態變化,且新的情況對于蘇某來講,存在不利隱患,蘇某應該向一審法院提出新的訴訟,并提出訴前保全申請;
第三種意見,蘇某應該向一審法院提出申請,進行訴訟保全。
【評析】
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3條“對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的案件,在第二審人民法院接到報送的案件之前,當事人有轉移、隱匿、出賣或者毀損財產等行為,必須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的,由第一審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申請或依職權采取。第一審人民法院制作的財產保全的裁定,應及時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該意見所適用的是“對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的案件”的,屬于一審訴訟活動與二審訴訟活動的“鏈條”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一審人民法院制作的財產保全的裁定,應及時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是保證了當事人的權利處于司法保護狀態。
面對共同所有的房屋在接到判決書時沒有改變其狀態,卻在法院判決書尚未生效、一審訴訟行為已經結束、當事人且服判的上訴期間發生房屋“滅失”、而轉換為貨幣的情況下,當事人心理持極其不安狀態,并提出保全措施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采取相關保全措施,一旦一方獨自領取房屋補償款后,對生效后的判決書的執行會帶來障礙,是顯而易見的。
筆者認為:雖然出現不上訴的“上訴期間訴訟行為真空”現象,一審人民法院或許認為案件已經宣判,證明審判程序已經結束。當事人已經接受未生效的判決,且沒有不服的判決的意思表示,一審法院再沒有法律所規定的訴訟行為義務。訴訟法也沒有明確規定上訴期間當事人對出現類似特殊情況如何進行訴訟補救措施。但考慮當事人在沒有提出上訴之前,當事人已經向一審法院提出申請財產保全,法院應該依職權接受當事人的申請,并作出相應的強制保全措施,確保當事人因發生執行可能出現的障礙發生。在當事人沒有提出上訴之前,與上級法院沒有訴訟程序上的法律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出現死亡是否構成醫療事故
2021-01-19買病假條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12-20非訴執行案件法院管轄異議怎么辦
2021-03-26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第三人抵押擔保要多長時間
2020-12-21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