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既然是侵權關系,故又涉及到侵權責任的歸責問題,適應侵權責任歸責一般原則過錯歸責,但有以下情形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或免責:
1、 如被侵權人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額責任;
2、 如果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責任;
4、 損害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5、 其他諸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造成的損害,只要沒有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 的損害,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二、履行請求權
1、相對人無給付請求權。好意施惠關系并不是合同關系,無法律上的拘束力,當事人之間不產生債的關系,當然也就不發生給付請求權。如甲答應乙于某日順路搭乘其車去A地,乙不因此取得要求甲載其去A地的請求權。
2、好意施惠的施惠者不為履行或不為完全履行,對相對人所受損害,不負不完全給付的損害賠償責任,但是否應負侵權責任則應視具體情形由個案予以認定。
(1)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因其故意或過失侵害他方的權利,原則上仍應就其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過失應就個案進行合理認定。如讓親友搭乘順車,施惠人駕車違規發生車禍致搭車人受傷,仍應依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的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有觀點認為,好意施惠屬于“無償”,應于施惠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情形下負損害之責。好意施惠關系,尤其是在搭便車的情形,好意施惠的施惠人原則上仍應就其“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惟過失應就個案合理認定之。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其為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將其限于故意事重大過失。
(2)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并未侵害他方權利,僅因其不履行或不為完全履行,致對方受“純粹經濟上損失”,應承擔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的侵權責任。
如果公民因為道德以及其他原因向對方實行了一些恩惠行為后雙方也是會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那么在履行好意施惠的過程中造成了一方出現的人身傷害等情況后也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果受傷的原因是受害人自行造成時施惠方則沒有任何的責任。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施惠發生損害施惠人是否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繳納五金一險是否有什么強制措施
2021-01-16工傷鑒定遲到是否可以要求退錢
2021-01-06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