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既然是侵權關系,故又涉及到侵權責任的歸責問題,適應侵權責任歸責一般原則過錯歸責,但有以下情形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或免責:
1、 如被侵權人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額責任;
2、 如果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責任;
4、 損害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5、 其他諸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造成的損害,只要沒有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 的損害,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二、履行請求權
1、相對人無給付請求權。好意施惠關系并不是合同關系,無法律上的拘束力,當事人之間不產生債的關系,當然也就不發生給付請求權。如甲答應乙于某日順路搭乘其車去A地,乙不因此取得要求甲載其去A地的請求權。
2、好意施惠的施惠者不為履行或不為完全履行,對相對人所受損害,不負不完全給付的損害賠償責任,但是否應負侵權責任則應視具體情形由個案予以認定。
(1)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因其故意或過失侵害他方的權利,原則上仍應就其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過失應就個案進行合理認定。如讓親友搭乘順車,施惠人駕車違規發生車禍致搭車人受傷,仍應依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的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有觀點認為,好意施惠屬于“無償”,應于施惠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情形下負損害之責。好意施惠關系,尤其是在搭便車的情形,好意施惠的施惠人原則上仍應就其“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惟過失應就個案合理認定之。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其為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將其限于故意事重大過失。
(2)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并未侵害他方權利,僅因其不履行或不為完全履行,致對方受“純粹經濟上損失”,應承擔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的侵權責任。
如果公民因為道德以及其他原因向對方實行了一些恩惠行為后雙方也是會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那么在履行好意施惠的過程中造成了一方出現的人身傷害等情況后也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果受傷的原因是受害人自行造成時施惠方則沒有任何的責任。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施惠發生損害施惠人是否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居多少年算事實婚姻
2021-02-23如何確定刑事證據的關聯性
2021-03-18房屋公證怎么收費
2021-02-10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