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行為侵權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好意施惠行為侵權的法律規定是好意實惠致損引發的侵權的認定應當適用過錯原則。但基于好意施惠的無償性和良好的動機,以及善意目的性,應從民法的公平理念出發,酌情減輕施惠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即施惠人因其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受惠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應酌情適當承擔賠償責任,對因一般過失造成的損害則無須擔責。因此認定好意施惠侵權行為應當慎用,不得與公眾對此類案件的期待值相距太遠。
好意施惠不同于《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的無因管理,因為無因管理行為實施時,被管理人不知道管理人在對自己的事務進行管理,被管理人也沒有向管理人發出希望管理人實施事務管理的意思表示。好意施惠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的義務幫工有點相似,但義務幫工是法律行為,而好意實惠是事實行為。
二、具體法律規定
好意施惠行為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但行為人不具有發生一定私法上的效果意思,不是民事法律行為,而只是一種事實行為。好意施惠關系也不是合同關系,對雙方無法律上的拘束力,當事人之間也不產生債的關系。 雖然好意施惠人是沒有法律意義上的義務而無償實施的幫助、保護、救助行為,其結果是必然受惠一方獲得利益,但施惠人不能無限制地實施毫無拘束的行為,其實施的施惠行為必須以對方的損失減少到最大限度為目的,不能因施惠行為而擴大對方的損失。因此施惠人一旦開始進行施惠行為,就必然負有對他人的人身和財產的保護義務,最大限度地保證其實施的好意施惠行為應當是安全的,這就是施惠人實施施惠行為的附隨義務。施惠人由于沒有正當履行其應當控制或者避免危險發生的附隨義務(即施惠人的保護義務),使得可以控制或者避免的危險最終發生,造成受惠人重大人身、財產損失的(即好心辦成壞事),應當認定施惠人存在重大過失,其施惠行為因此轉化為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則應承擔相應的過失賠償責任,并不因施惠行為的目的是“好意”、“無償”而得以免除。施惠人對注意義務(即善良人應盡到的謹慎注意義務)的違反導致他人的人身或財產的損失的,施惠人的施惠行為也可能轉化為侵權行為。“好意施惠行為”轉化為“普通侵權行為”后,所產生的法律后果則受一般侵權歸責原則調整。
如果公民是出于好意而對他人給予了幫助或者好處,但是在施惠的過程中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而使得對方沒有因此而獲益甚至產生損傷的,我們不應該直接將這種損傷以正常的理解去認定施惠者的責任,而是必須在公平的原則上減輕相應的侵權處罰。
好意施惠從字面含義上來說,就是基于好意而做出的一種社會的行為,但是如果這種行為并沒有給他人帶來好處而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這個時候雖然說也需要進行賠償,但是基于公平公正的理念,酌情會給予減免相應的賠償的數額。這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被認定侵權的扣留貨物的沒收及其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照腸鏡把腸弄破了如何賠償
2020-12-01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