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因管理大家了解多少?無因管理其實指的就是在沒有任何約定或者法定的義務的情況下,主動的去管理他人的事務的一種法律事實。那么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有哪些?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出關于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的詳細內容。
1.主觀要件
無因管理的構成在主觀上須管理人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管理人為他人管理事務的意思即管理意思,是指以其管理行為所生的事實上的利益,歸屬于他人的意思。我國民法通則第93條有“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服務”一文,其中的“為”字即說明管理人之管理事務,在意思上是為他人,而不是為自己。這種管理意思,就是在管理人主觀上,使管理或者服務行為所產生的利益,歸屬于本人。區別于代理行為,代理行為的法律行為效果,直接作用于本人。即使管理人以自己的名義而與第三人訂立合同,如果所產生的事實上的利益,歸屬于本人,也成立無因管理。如果管理人沒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管理人的管理行為則構成侵權行為。“為他人”的判斷標準,是依社會通常客觀標準,就是以本人事實上受益為準。同時,為他人管理的意思與為自己管理的意思可以并存。例如修理鄰居快要倒塌的房屋,既為鄰居,也可以使自己免除危險,也可成立無因管理。管理人對于本人是誰,沒有認識的必要,即使對于本人認識錯誤,對于真實的本人依然成立無因管理。
2.客觀要件
(1)、管理他人事務管理行為的范圍
有的學者認為,所謂管理,就是處理事務的行為。這種行為因為是為本人謀取利益,因此管理行為不僅包括保存、利用、改良等處分行為,而且包括為本人新取得權利或負擔義務的行為(如我國臺灣學者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第二版第75頁)。筆者認為,無因管理的管理行為僅限于保存、利用、改良等處分行為,而不應包括為本人新取得權利的管理行為。我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 “為避免他人的利益遭受損失進行管理或服務”一語,概定了管理行為的范圍。管理行為僅僅是為避免他人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不包括為本人新取得權利或負擔義務。將管理行為范圍擴大到為本人取得新權利,無限擴大了管理人的行為范圍,干涉了本人的私人事務。管理人進行管理的事務須為他人滿足生活需要的事項。事務應為積極的事務,單純的不作為,則不能成為無因管理的事項。管理的事務,可以是經濟的事務,也可以是非經濟的事務,如我國臺灣民法第175條規定“管理人為免除本人之生命、身體或財產上之急迫危險而為事務管理者”一段,即可明了。可以是法律行為,也可以是事實行為;可以是繼續的行為,也可以是一時的行為。但宗教、道德或習俗的事項,如有的為病人祈禱、為朋友介紹戀人;違法行為,如為盜竊分子保存贓物;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行為;須經本人授權方可實施的行為,不能作為無因管理的事項。
(2)、無法律上的義務
我國民法通則第 93條規定“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一語,明確了構成無因管理的一個重要客觀要件,就是管理人無法律上的義務。法律上的義務包括法定的義務和約定的義務。管理人依約對于本人負有義務時,不能成立無因管理。如管理人與他人簽有代理、雇傭、承攬合同時,管理人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應依合同關系確定,管理人與他人不能構成無因管理關系。管理人對于本人依法負有義務時也不能成立無因管理。如父母對于未成年子女;監護人對于被監護人,雖然對其財產和人身進行了管理義務,還有消防隊員的救火行為,但這些義務是法定的義務,他們之間的法律關系不能成立無因管理。但是管理人雖負有法律上的義務,如超過其義務范圍而處理事務時,就其超過部分,仍屬于無義務,可構成無因管理。管理人是否有法律上的義務,應依客觀判定。
綜上可知,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主要分為了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的法律問題需要了解的,您可以在律霸網站向在線的專業律師進行提問或者直接來電咨詢。
無因管理的特征是什么?
無因管理的條件構成是怎樣的
無因管理的內容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左娜律師,系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律師。山東大學法學系本科畢業,法學學士。2012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青島市市南區檢察院實習工作,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見習工作,2014年9月從事專職律師工作至今。在實習工作中,將法學理論與法學實踐相結合,為執業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自2014年從事律師工作以來,本著對律師職業的熱愛和對委托人認真負責的態度,盡職盡責地辦理經手的每一個案子,獲得了當事人的好評。
有房貸的夫妻離婚程序
2020-11-15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家庭冷暴力
2021-03-05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自留地轉讓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0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時用什么解決方式最好
2021-01-19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如何選擇更為恰當
2021-03-03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是分開補償嗎
2021-02-06拆遷安置房沒有錢補差價怎么辦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