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我的名譽權造成哪些賠償
1、財產損害賠償
名譽權本身不是財產,不具有可以交換的經濟利益,但由于此種權利直接關系到公民和法人財產權的取得和喪失,因此侵害名譽權也會影響公民和法人的財產權益,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另外,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于財產損害的范圍。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后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
2、精神損害賠償
侵害名譽權造成的精神損害應包括受害人的名譽利益毀損和受害人因此遭受的精神痛苦兩部分。對于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采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于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二、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標準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除應考慮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外,還應當有適當的標準。
1、從侵害情節(jié)來考慮,侵害情節(jié)較重,造成較嚴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賠償。
2、從受害人的諒解程度考慮。如果責令加害人承擔非財產責任后,受害人能夠諒解,就說明受害人的精神創(chuàng)傷已經平復,可以不予以賠償。
3、從加害人認錯態(tài)度考慮。如果受害人諒解而加害人仍不認識錯誤,則不能因為受害人精神創(chuàng)傷的平復而對違法行為不予以制裁,仍應責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依法公民是享有名譽權的,而名譽權作為人格權中的一種,也是受到了法律的保護,這屬于一種不受他人侵犯的權利。現實生活中,公民要積極維護自己的名譽,對侵犯自己名譽權的行為,依法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另一方,也要注意不能對他人的名譽權有侵犯,否則一樣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新聞報道侵犯他人名譽權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查封,扣押是什么意思,他們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3-03征地補償安置程序有哪些
2021-03-01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zhí)行
2020-11-20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yè)限制
2021-03-15競業(yè)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勞務外包能否規(guī)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guī)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