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英雄名譽權是怎么規定的?
民法總則對英雄名譽權的規定主要是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首先,對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保護和對自然人死后人格利益的保護進行不同對待都是由《民法總則》做出的規定,也即由全國人大這個最高立法機關做出的“差別對待”,滿足第一步同一主體做出的條件。
其次,對于英雄烈士和自然人兩個群體之間不存在可比性,存在的共同點就是同屬于中國公民并需對他們的人格利益進行保護。
最后,對這兩類群體進行不同對待的著眼點是對公共利益的保護。以是否會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影響這一特征為標準進行的劃分。既能夠通過這個步驟找出差別對待的依據,就不能認定為這樣的規定違反憲法中平等保護的原則。《民法總則》第185條可以認為是對英雄烈士人格利益做出的注意規定或特別提醒。而做出這樣差別規定的原因是英雄烈士所代表的英雄事跡及其代表的精神和形象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在革命事業中所積累的歷史記憶,蘊含著民族情感和歷史情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基于此,我們有必要予以更加有力的保護。既然是注意規定而非例外條款則該規定并不違反憲法平等權這一基本權利。
《民法總則》第185條規定的對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護的條款依然是貫徹憲法所規定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的原則,是在各種利益衡量的條件下所做出的特殊保護,并不違背平等權,民法發其他規定同時也為一般自然人死后人格利益的維護做出較為完備的規定;當在審理涉及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護的相關案件中,我們不僅應該進行細致的個案衡量,更應該借助個案宣揚法的價值和整體價值導向,深刻把握該條款的實體法含義及背后所保護的價值。當與憲法中另一基本權利——言論自由發生沖突時,在兩者之間找出平衡點,才能讓言論自由有更加肥沃的生存土壤,才能讓英雄烈士名譽的保護更深得人心。
綜上所述,可以說最新規定并出臺的民法中比較亮點的就是對英雄所具備的名譽的保護,雖然說這種精神上的事情是很難得到保障的,但是英雄作為國家特殊的群體還是需要用他們的精神作為公民的標桿的,所以只要有侵害就需要用法律來規制。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名譽權糾紛起訴后多久開庭
名譽權糾紛的處理方案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更約權
2021-02-07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土地作價入股算轉讓嗎
2020-11-09拆遷安置糾紛如何調解
2021-03-02沒有房產證被拆遷怎么辦
2021-02-22戶口沒在農村拆遷不能賠償房子嗎
2020-11-21小產權房拆遷有沒有補償嗎
2021-02-13拆遷或者征地是按戶口人數賠償的嗎
2021-02-19計稅價格包括付給拆遷公司的管理費嗎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