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中名譽權的定義是什么?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任何個人、媒體,不得發(fā)布捏造虛假信息、刊登誹謗新聞,否則構成名譽權侵害。如果是真實事件發(fā)布,則不構成名譽權侵害。
根據《民法通則》第190條的規(guī)定,受害人當名譽權受到侵犯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采取以下保護措施:
1、停止侵害。
2、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3、賠禮道歉。
4、賠償損失。
二、民事起訴狀的內容
1、文頭。一般寫“民事起訴書”或“民事起訴狀”。
2、列明訴訟主體。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訴訟主體。有第三人的,還要列明第三人。
自然人訴訟主體的,要按照“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日,職業(yè),住址,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的順序寫明。其中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確實不清楚的可以寫個大概年齡)住址、聯系方式5項是必須有的。
單位訴訟主體的,要寫明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住址(住所地)聯系方式,最好能附有其營業(yè)執(zhí)照的復印件。
3、訴訟請求。訴訟請求要用序號分開,每條按照“請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來寫。另外,現在有的法院要求訴狀還要列明案由。但案由不是必須有的部分。
4、事實與理由。即先說明事實(比如受到侵害),再說明要求賠償的理由(實體法的規(guī)定)和提起訴訟(程序法的規(guī)定)的理由。實踐中為了簡便,有些簡單的案件也可以不詳細列明理由,只寫“依法應承擔責任”、“依法起訴至貴院”即可。
5、文尾。文尾要寫清遞交訴狀的法院、具狀人(原告)起訴時間。向人民法院遞交的訴狀中,必須有至少一份是由具狀人親筆簽字(蓋章、按手印)的原件。
不清楚名譽權是什么的這些人畢竟是少數,就算是我們每個人當然都不希望,也不愿意接受來自社會對自己的不公平的評價,但是一個人包括一家企業(yè)的名譽權是需要自己學會維護的,新聞媒體報道的事實,比如報道犯罪事實,不能說侵犯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名譽權。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名譽權糾紛的處理方案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責任成立要件
2021-03-14商家價格欺詐欺騙消費者怎么處罰
2020-11-27對驗房結果不滿意怎么辦
2020-11-27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同一交通事故兩個受損失的可以同案起訴嗎
2020-11-13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醫(y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yè)名詞
2021-02-22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qū)別
2020-12-31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10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3-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