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視為無效變更,可以申請仲裁,仲裁沒有結果可以向法院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勞動合同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勞動者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以下人員:
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例如,用人單位的“富余人員、放長假”的職工,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請長期病假人員、停薪留職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人員;
②企業、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
用人單位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體、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特殊類型經濟組織,如租賃經營(生產)、承包經營(生產)的企業等等。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勞動合同公司需要和員工進行的協商后才可以更改,否則是不能產生效力,勞動合同在職工簽訂后原則上不能再進行更改了,勞動合同一式兩份職工一份公司一份。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想找律師咨詢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不服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怎么辦
2021-02-24傷殘鑒定可以申請幾次
2020-11-10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