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烈士名譽權公益訴訟法院一般會怎么判決?
烈士名譽權公益訴訟法院一般會判處被告采取合適的方式道歉消除影響, 名譽權糾紛一般屬于民事糾紛,民事訴訟,就是打民事官司。民事訴訟的主要程序,包括當事人起訴、人民法院受理、開庭審理、判決,當事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判決以及再審程序和執行程序。
,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二、名譽權的侵權形式
(一)侮辱
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徐良訴上海文化藝術報社等侵害名譽權一案的復函》中認為,被告趙偉昌根據傳聞,撰寫嚴重失實的文章“鎖甲三千元帶來的震蕩”和被告《上海文化藝術報》社未經核實而刊登該文,造成了不良后果,兩被告的行為均已構成侵害徐良的名譽權。
三、名譽權的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嚴格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法人的榮譽稱號。
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我國去年已經有了首例烈士的名譽權受到侵害,但是家屬不愿意起訴,由司法機關提出公益訴訟的案件。由于名譽權受損,損害的是其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故此公開道歉來達到消除不良影響是必須的,是否需要支付賠償金需要根據實際造成的侵害來確定。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律師解析《汕頭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規程》
2021-02-12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需要些什么步驟
2021-03-06法律顧問和外聘律師的區別
2021-03-01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投保協議
2021-02-27土地作價入股算轉讓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