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侮辱罪犯罪構成四要件有哪些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具體包括以下要素:
(1)實施了侮辱他人的行為。
(2)公然進行。
所謂“公然”侮辱,是指當著第三者甚至眾人的面,或者利用可以使不特定人或多數人聽到、看到的方式,對他人進行侮辱。公然并不一定要求被害人在場。如果僅僅面對著被害人進行侮辱,沒有第三者在場,也不可能被第三者知悉,則不構成侮辱罪。因為只有第三者在場,才能使被害人的外部名譽受到破壞。
(3)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能構成本罪。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目的。間接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
二、如何認定侮辱罪
1、合法行為與侮辱行為的界限
要劃清正當的輿論監督與文字侮辱的界限;劃清正當的文字創作與貶損人格、破壞名譽的界限;劃清當事人所在單位依職權對個人的政績、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評價、審查行為與侮辱的行為界限;劃清通過正當、合法的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舉報、揭發不道德行為、違法行為直到犯罪行為與侮辱行為的界限;劃清出于善意的批評,包括對國家工作人員和各級領導批評行為,同惡意的侮辱行為的界限,等等。
2、民事侵權侮辱行為與侮辱罪的界限
(1)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構成侮辱罪的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行為;民事侵權的侮辱行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第1款規定,僅限于“造成一定影響”的侮辱行為。
(2)行為的對象不同。侮辱罪的對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權侮辱行為的對象可能為法人。《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法人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第2款規定:“以書面、口頭形式詆毀、誹謗他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侮辱法人的名譽可以構成民事侵權行為,而不構成侮辱罪。
(3)對行為人主觀過錯的要求不同。侮辱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權的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也有過失。即民事侵權行為人只要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了對他人人格、名譽的損害,就應承擔名譽侵權的法律責任。
3、一般侮辱違法行為與侮辱罪的界限
侮辱他人的行為,只有達到情節嚴重的,才以犯罪論處。一般侮辱行為,情節輕微的,不以犯罪論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公然侮辱他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4、本罪與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界限
當行為人采用公然強行扒婦女的衣服、對婦女身體進行某些動作性猥褻、侮辱時,對行為人是定侮辱罪還是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容易發生混淆。區別兩者的關鍵,在于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和動機。侮辱罪中的侮辱婦女,行為人目的在于敗壞婦女的名譽,貶低其人格,動機多出于私憤報復、發泄不滿,這一點與侮辱其他人(男性)、其他侮辱行為(如以大字報進行侮辱)沒有什么區別;而猥褻、侮辱婦女行為,行為人目的在于尋求下流無恥的精神刺激,滿足行為人的畸形性欲。另外,侮辱婦女罪在有些場合,行為人侮辱的對象即婦女具有不特定性,而侮辱罪的對象只能是特定的。
5、侮辱罪中一罪與數罪的界限
侮辱罪可以以暴力方法實施。這里的暴力僅僅是指行為人為使他人人格尊嚴及名譽受到損害而采取的強制手段,不包括對被害人的故意殺傷行為。如果行為人在侮辱他人過程中故意傷害被害人甚至殺害被害人的,應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對行為人定罪處罰,不應對行為人以侮辱罪和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實際數罪并罰。但如果是行為人在侮辱他人過程中,第三人予以阻止,行為人為排除阻礙而將第三人傷害或殺害的,則應對行為人實行數罪并罰。
只有直接故意才能構成侮辱罪,而要是間接故意或者過失,那都是無法認定為侮辱罪的。而在實施了侮辱行為之后,要求達到嚴重情節,那么才有可能以侮辱罪論處。按照《刑法》的規定,犯侮辱罪的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而侮辱罪通常是由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訴訟。
侮辱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涉嫌侮辱罪可以判多少年
應該要如何認定侮辱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流轉最新補償標準
2021-01-20從10樓扔菜刀屬于高空拋物嗎
2021-01-13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委托代理人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