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人可能會遭遇被人惡意誹謗的情況。如果有人惡意誹謗怎么辦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如果遭到了惡意誹謗,確實是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最好是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我國的法律對于誹謗罪以及侮辱罪的立案標準以及判刑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具體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
一、有人惡意誹謗怎么辦?
網上惡意誹謗他人的行為,在構成侵凡名譽權的情況下,作者和網站的所有人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要對出現惡意誹謗文字的網頁進行證據保全,最好在起訴前請公證處公證員對網頁進行證據保全。證據保全后要求網站提供文章作者的身份和聯系方式。名譽權糾紛案件中,原告要證明構成侵權是比較難的。.
誹謗行為,既可以引起刑事責任,也可能承擔民事責任。 針對不同的情形,下面分而述之: 要求對方承擔刑事責任,則控告對方犯誹謗罪的情形根據刑法第246條,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據上,是否構成犯罪,關鍵是情節是否嚴重,此外,證據是否充足,由于您所說的是誹謗,取證的難度會加大,例如,如何確定網絡上散布虛假事實的就是嫌疑人本人等。在取證工作上一定要多下功夫。
對誹謗罪的處罰,如無從重、從輕,加重或減輕情節,應視情節嚴重程度,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的范圍內定罪處罰。由上述可知,誹謗要上升到刑事責任的程度,必然是造成嚴重的后果,給被害人的名譽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才會被定罪,一般的情形,則不會被認定為犯罪。 要求對方承擔民事責任的情形 對于普通公民之間的誹謗,按民事侵權來處理,更可能得到支持,對被侵權的公民而言,更有實際意義。 提起民事起訴,理由是侵犯名譽權,訴訟請求是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以及請求精神損害撫慰金 。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140條;《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解釋》第1條,第8條。
二、誹謗罪處理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受害人可以及時報警處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維權。 造謠屬于違法行為,應當依法追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綜上所述,有人惡意誹謗怎么辦可以參考我國的民法相應規定,如果他人的惡意誹謗性質極其惡劣,對被害人的名譽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則被害人可以通過報警立案處理,也可以進行民事訴訟進行維權,維護自己的名譽權。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勞動仲裁庭審調查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2020-12-04攝影照片被侵權如何提起賠償
2020-12-12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