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被人造謠誹謗的現象,而最近由于網絡的興起,網絡上經常流傳一些網絡造謠信息,被人造謠誹謗又拿不到證據怎么辦,身邊大多數人因不懂的利用法律知識所以選擇沉默,那么到底怎么解決此類的問題呢。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關于網絡造謠誹謗罪。
一、網絡誹謗罪的主體認定
網絡誹謗與傳統(tǒng)的誹謗罪主體一樣,凡是具備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然而網絡空間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實面目出現,這就必然涉及到對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責任認定問題。
網絡服務提供商主要分為網絡技術服務商(ISP)和網絡內容提供商(ICP)兩種。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s),是指營利性使用網絡,為網絡用戶提供諸如網絡聯(lián)結、訪問以及信息服務等從事互聯(lián)網經營活動的服務提供商。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是指向廣大用戶綜合提供互聯(lián)網信息業(yè)務和增值業(yè)務的電信運營商。世界各國關于在網絡傳播中ISP是否要應承擔責任的規(guī)定并不統(tǒng)一。
有些國家明確規(guī)定其是不負任何責任的,如新加坡在電子交易法令中規(guī)定,網絡服務商無須對第三方在網上所提供的資料負責,因為網絡服務商只是提供技術上的服務。在ICP是否承擔責任的問題上,目前主要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應讓其承擔嚴格責任。此種觀點認為,網絡內容提供商主要提供的是一種內容本身的服務,其應具有對所提供的信息更大的審查義務,故應承擔較為嚴格的責任。如瑞典1998年專門頒布法令規(guī)定,網站經營者負有在合理限度內監(jiān)督其所傳輸內容的義務。
二、網絡造謠誹謗罪的立案標準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fā)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fā)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我們當然要盡量的去收集證據,畢竟沒有證據沒有說服力。但是,我們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尤其現在網絡這么發(fā)達,網絡上的造謠誹謗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只有提高警惕,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才能更好的維護我們的權利。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是保證人沒錢了可以不履行擔保責任嗎
2021-03-21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勞動合同和勞務協(xié)議屬于什么區(qū)別
2021-03-02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guī)
2021-01-26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廣西保監(jiān)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土地出讓金繳納規(guī)定
2021-02-23如何認定土地轉讓合同效力問題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