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面有兩個詞語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那就是誹謗罪和侵犯名譽權,初聽起來,感覺二者好像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也是同一個意義。其實不然,誹謗罪與侵犯名譽權在《刑法》里仍然有著細微的區別,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根據《刑法》第246條規定,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而以書面、口頭形式宣場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一、誹謗罪和侵犯名譽權的共同之處
1、二者侵害的客體都是公民的人格和名譽;
2、行為方式基本相同,構成誹謗罪的行為一般均可成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3、行為后果都是造成受害人精神上、心理上的損害,導致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
二、誹謗罪和侵犯名譽權的主要區別
1、主體不同。侵害名譽權的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誹謗罪的犯罪主體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
2、主觀方面的區別。侵害名譽權的主觀過錯,故意、過失均可構成。誹謗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
3、行為方式不同。構成誹謗罪的行為方式,一般是比較嚴重的,因此不再被認為是普通的侵害名譽權的方式;
4、危害后果不同。誹謗罪的危害結果,是對社會構成了較為嚴重的危害。侵害名譽權的行為雖然也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還遠未達到這樣的程度;
誹謗罪與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有很多相同之處,其關鍵的區別在于“情節是否嚴重”。侵害行為“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否則只構成民事侵害名譽權的行為,因此,把握好一個分寸也非常重要。
綜上所述,誹謗罪和侵犯名譽權既相互聯系,又區別對待,對此,法律上都有相應的刑法規則以及處罰措施,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噴子們已經占據了世界的“言論自由”的今天,了解更多這些相關詞語的意義,能夠防止日常生活中出現同樣的事情,也能夠避免自己因為不熟悉而不小心的犯了這些行為。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合同簽約流程是什么
2021-03-22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怎么才能承包林地
2020-11-16《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