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面有兩個詞語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那就是誹謗罪和侵犯名譽權,初聽起來,感覺二者好像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也是同一個意義。其實不然,誹謗罪與侵犯名譽權在《刑法》里仍然有著細微的區別,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根據《刑法》第246條規定,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而以書面、口頭形式宣場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一、誹謗罪和侵犯名譽權的共同之處
1、二者侵害的客體都是公民的人格和名譽;
2、行為方式基本相同,構成誹謗罪的行為一般均可成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3、行為后果都是造成受害人精神上、心理上的損害,導致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
二、誹謗罪和侵犯名譽權的主要區別
1、主體不同。侵害名譽權的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誹謗罪的犯罪主體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
2、主觀方面的區別。侵害名譽權的主觀過錯,故意、過失均可構成。誹謗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
3、行為方式不同。構成誹謗罪的行為方式,一般是比較嚴重的,因此不再被認為是普通的侵害名譽權的方式;
4、危害后果不同。誹謗罪的危害結果,是對社會構成了較為嚴重的危害。侵害名譽權的行為雖然也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還遠未達到這樣的程度;
誹謗罪與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有很多相同之處,其關鍵的區別在于“情節是否嚴重”。侵害行為“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否則只構成民事侵害名譽權的行為,因此,把握好一個分寸也非常重要。
綜上所述,誹謗罪和侵犯名譽權既相互聯系,又區別對待,對此,法律上都有相應的刑法規則以及處罰措施,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噴子們已經占據了世界的“言論自由”的今天,了解更多這些相關詞語的意義,能夠防止日常生活中出現同樣的事情,也能夠避免自己因為不熟悉而不小心的犯了這些行為。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