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侵權法 侵權行為 侵權責任 網絡侵權 侵權責任法 侵犯肖像權 侵犯姓名權 侵犯隱私權 侵犯名譽權
提到侵犯他人名譽權的后果,其實也就是關于對他人名譽權進行侵權后,當事人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通常,這個責任都是指的民事方面的責任,那到底侵犯他人名譽權的后果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將圍繞這一問題為大家做簡要分析,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一、侵犯他人名譽權的后果是怎樣的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如何認定是否侵犯名譽權
1、被告是否實施了侮辱、誹謗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以侮辱、誹謗為主要方式,因此,認定是否構成名譽權侵權,首先應確定行為人是否實施了侮辱、誹謗行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或其他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實踐中,侮辱行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暴力行為,語言侮辱,文字侮辱,其他方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因此,只有在造成一定影響的情況下,才能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誹謗是以書面、口頭等捏造事實來丑化他人人格。其特點為:陳述的事實是虛假的,以語言、文字、漫畫或者其他方式進行,誹謗的行為導致受害人社會評價的降低。誹謗主要有口頭誹謗和書面誹謗兩種。
一般來說,只要行為人將某種與事實不符的情況公開并造成對他人名譽的毀損,就構成誹謗。不過,由于言詞本身較為含糊或有歧義,確定言詞的內容是否具有誹謗性時,必須對言詞作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并根據一般人的觀點、參考整體性標準來認定。
在本案中,被告收到檢舉信后,依據監理合同約定,在工作聯系單中提出了對原告的意見評價及更換監理的建議。該意見評價沒有涉及具體事實,不是事實陳述,且未惡意對外進行散布,因此,被告的行為不屬于侮辱、誹謗行為。
2、被告是否存在過錯。
名譽權侵權,適用過錯責任。《意見》第15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在確定毀損名譽時,原告必須舉證證明被告有過錯。在本案中,被告向原告單位發送工作聯系單,屬于正常的工作范疇,沒有過錯。
3、在工作聯系單中提出意見評價是否會侵害名譽權。
被告依照合同約定在工作聯系單中提出意見評價,屬于侵害名譽權的一種抗辯事由,是一種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
侵害名譽權的抗辯事由,是指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承擔侵害名譽權責任的請求而提出的證明原告的請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實。王利明先生認為,抗辯事由主要有如下幾種:內容真實,正當的輿論監督,合理引用,正當行使權利,受害人同意,第三人過錯,履行法律和道德上的義務。
正當行使權利應具備如下要件:
(1)必須有合法授權或依據法律規定、合同約定享有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
(2)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是必要的。正當行使權利并非都會造成對公民和法人名譽權的侵害,只有在必須行使權利而且行使權利會造成對他人損害的情況下,才能成為抗辯事由。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據合同約定對職工作出的涉及個人品德的意見評價,屬于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即使評價有不當之處,也不能認為是侵害名譽權。因為依據合同約定作出意見評價本身是合法行使權利的表現,不應涉及名譽權的侵害問題。但是,如果超出職權范圍,惡意散布有損他人名譽的言論,則可以構成侵權。在本案中,根據監理合同約定,被告認為監理人員不符合要求,有權書面要求調換監理人。被告發出工作聯系單,作出意見評價,被告的行為是在行使合同賦予的權利,不構成侵權。
綜上可知,如果對他人的名譽權構成了侵權的話,此時侵權人就需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法律責任,當然如果侵權行為滿足了刑法規定的侮辱罪的立案標準的,則還有可能涉嫌構成刑事犯罪。
侵犯名譽權不賠怎么辦
侵犯名譽權法律責任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舉證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不得不注意的事
2021-03-09登高作業違法規定如何處罰
2021-01-28實現抵押權的前提有哪些
2021-03-22在車禍中死亡要賠償多少
2021-01-08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工傷后可以向公司要一次性傷殘就業保證金嗎
2021-02-09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