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三假”表現為以下特征:
第一“假”:假房產證。王-琦說,一些購房者對“二手房”賣家拿出的房產證沒有一絲懷疑,結果掉進“假房證”的陷阱,造成“錢房兩空”,而且,現在一些假房產證做得非常逼真,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分辨出真假。
針對上述現象,王-琦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二手房”時一定要查證,但是單獨查驗“二手房”賣家手里的房產證并不能保證“二手房”交易的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在查驗了房產證之后,再到房屋產權交易中心查檔,先查看該房屋是否有《房屋所有權證》,房產證中的內容與賣家出具的內容有沒有出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購買的房屋存在產權爭議。
第二“假”:假戶主。“二手房”交易中,經常出現房產證上的名字與賣房人不是同一個人的情況,因此購房者交出了定金并與賣房人簽訂了合同,如果買賣生變,追討定金也是費時費力的事情。另外,也有騙子偽造戶主身份,然后以各種理由騙取購房者信任,將本不屬于自己的房子賣掉,拿到購房款之后跑掉。王-琦指出,購房者要認真審查“二手房”轉讓人的主體資格,確定房屋轉讓人是否是該房屋的產權人,如果轉讓人不是房屋產權人,應查驗相關委托手續(一般應為公證委托書),如果是中介機構代理銷售的,還要查看該中介機構是否在房產管理部門辦理了備案和年檢手續,是否正規。
第三“假”:假消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二手房”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位置好之外,還有就是“學區”好,不少購房者為了給子女更好的教育,選擇購買“學區房”。王-琦提醒,眼下,部分“二手房”賣家抓住購房者的這一心理,為了促成交易,故意隱瞞甚至是偽造這些信息。此外,還有一類信息很重要,那就是房屋需繳納的水電費、物業費、燃氣費等相關費用繳納情況,如果不小心買到一個“負債累累”的“二手房”,那么購房者就要先補齊相關費用,如果找不到“二手房”賣家補交費用,就得自己承擔這些損失。
律霸網律師就此建議,“二手房”交易簽訂合同前,購房者一定要認真審查各類“軟”信息和“硬”信息,避免既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還可能卷入訴訟的風險和麻煩。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歡迎在線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臉特征、指紋、航班行程是個人信息嗎
2021-03-11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