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學生進入學校學習就相當于是大多數時間會是脫離父母的監護而在校園中度過,所以很多父母就會覺得自己將孩子交給了學校就應該也把監護的責任也轉交給了學校,在這種理解下就把老師當做是學生的監護人。那么,是否老師是學生的監護人?
一、是否老師是學生的監護人?
教師不是學生的監護人。但學校對學生是有監護責任的。學生實際上處于學校的管理控制之下, 父母對其子女的監護權已經轉移給學校。學校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監護關系, 學校應為未盡監護義務所造成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而老師是行使學校對學生監護責任的直接執行者,所以,準確的說,老師在行使家長和學校給予的對學生的監護權利。
鑒于現實學校的管理能力受到師少生多,比例失衡的制約,以及民事賠償能力受到經費短缺限制的實際情況,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臺的《學生人身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確認了學校對未成年在校學生的人身傷害事故不承擔監護人的責任,只承擔過錯責任。
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第三十九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學校雖然對在校未成年學生沒有監護職責,但有教育、管理和保護的義務。在履行教育、管理、保護義務中,學校如果無過錯,則不是本案的責任承擔主體;如果有過錯,就會成為本案另一責任承擔主體,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綜上所述,老師在名義上雖然要在學校的教學中負責好學生的安全問題,但只是僅限于其職業的某種責任而并非直接將父母的監護責任也負擔在自己身上,如果對學生的監護問題有什么疑惑可以咨詢律師。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