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當得利返還的方式
1、返還原物:即當原物尚存時,應返還原物
2、價額償還:
關于價額的計算方法,通說認為,當受益人所受利益為勞務時,其價額為勞務的通常報酬;當原物因附合而喪失所有權時,應以因附合對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為標準;當原物因他人侵權而滅失時,應以受益人所得賠償額為限;當原物被消耗時,應以消耗時的市場價格為準。
二、不當得利之債的返還范圍
不當得利之債一經成立,當事人間即發生債權債務關系,受害人有權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受益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在受益人死亡的情況下,可依繼承法的規定,由其繼承人負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
受益人返還利益的范圍受他是善意還是惡意的影響,具體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1、受益人為善意,即在取得利益不知道沒有合法依據,其返還利益的范圍以利益尚存的部分即現存利益為限;如利益已不存在,則不負返還義務。所謂現存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態,如形態改變,其財產價值仍然存在或者可以代償,仍然屬于現存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不當得利制度不以補償受害人損失為目的,只以受益人返還其所取得的不當利益為目的。對于善意的受益人給予一定的保護,故縮小返還范圍,存在多少利益,返還多少利益,利益不復存在,就不再返還。
2、受益人為惡意,即在取得利益時明知沒有合法依據,其返還利益的范圍應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時的數額,即使該利益在返還時已經減少甚至不存在,其返還義務也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受益人明知其取得的利益沒有合法依據,卻仍然置受害人的合法利益不顧,法律對此沒有加以特別保護的必要,因此應讓他負返還全部利益的義務。
3、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時為善意,后為惡意,其返還范圍應以惡意開始時存在的利益為準。
三、不當得利的特征
1、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既沒有法律上、也沒有合同上的根據,或曾有合法根據,但后來喪失了這一合法根據。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沒有合法根據或得知合法根據已經喪失后,有義務將已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害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公司破產工齡還有賠嗎
2021-02-05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1-01-25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個人獨資企業違法如何處罰
2021-01-02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