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規定外嫁女一律不予補償,是否合理
依據最最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如果外嫁女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是可以獲得經濟補償的,所以這一類村規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三條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放棄統一安置的家庭承包方,請求發包方給付已經收到的安置補助費的,應予支持。
第二十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對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林地家庭承包中,承包方的繼承人請求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的,應予支持。
其他方式承包中,承包方的繼承人或者權利義務承受者請求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的,應予支持。
外嫁女能否享有農村安置補助費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
所以,要想有土地征收的安置補償費,首先要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那么,是否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是如何認定的呢?外嫁女是否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又該怎么認定呢?
對于認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標準,目前也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包括《物權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及一些地方法規,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只有一個原則性的規定:“依照法定程序經本集體成員決定。”一般而言,主要是從三個方面認定:“是否在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生產、生活并依法登記常住戶口”,三者是一致,足以認定某人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而對于外嫁女成員資格的認定問題主要集中在“戶口”上,我國民間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說法,那么,是不是外嫁女只要出嫁之后戶口就必然轉入夫家呢?主要分為三種情況進行討論。
農嫁農
按照民間的習俗,嫁女嫁至夫家之后,成為夫家的成員,如果夫家具有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那么,外嫁女必然隨夫具有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不論婚后戶口是否遷移,自其進入新的集體經濟組織實際生產、生活時起,取得新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其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喪失。因此,當新遷入的集體經濟組織遇到征地拆遷時,計算安置補助費時應該包含此類型的外嫁女。
農嫁非農
外嫁女嫁入了非農業戶口的夫家之后,實踐中從保護外嫁女的權利出發,認為只要外嫁女沒有將戶口遷入夫家,則應認定外嫁女仍然享有原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但若外嫁女自愿將戶口遷入了夫家,應認定其喪失了原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因此,如果戶口仍保留在原集體經濟組織,原集體經濟組織在遇到征地拆遷時,計算安置補助費時應該包含此類型的外嫁女。
喪偶或離婚
從保護婦女權益的角度,實踐中認為,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婦女離婚或喪偶后,其戶口遷回原籍生產生活的,且在其他地方不再享有相關權益的,一般視為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此,如果戶口遷回原集體經濟組織的,原集體經濟組織在遇到征地拆遷時,計算安置補助費時應該包含此類型的外嫁女。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村里規定,外嫁女一律不予補償,是不是合理的”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外嫁女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是可以獲得經濟補償的,所以這一類村規是沒有法律依據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選學區房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2020-12-01行政機關可以遲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嗎
2021-01-06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