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班費計算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加班費計算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即平時晚上的加班費是本人工資的150%,雙休日是200%,國家法定休假日是300%。但這只是國家規定的比例,加班費發放額的關鍵是工資基數。
職工加班費的基數可以由企業和職工協商來確定,否則企業應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企業計算加班工資的工資基數,首先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如果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職工代表可與用人單位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用人單位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則不執行上述規定)。日工資計算是以基數除以每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21.75天(有些企業為方便,按每月21天計算)。
二、合同法中是怎么規定的?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準,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三)支付加班費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如果涉及到加班工作的,特別是在休息的時間內,由于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的需要而加班工資的,顯然是需要按照上述標準來支付工資待遇的,這是勞動者的權利,用人單位拒不支付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來處理。
過節費能夠折抵加班費嗎
自愿加班有加班費嗎
法律對加班費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鐵拆遷,村與村之間補償不一樣合理嗎
2021-03-19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2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受買人的成交價中包含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營業房拆遷員工有補償嗎
2020-12-18拆遷安置合同中,都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