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單位聘用勞動者的時候,會需要簽訂勞動合同。這也是為了保證雙方的權益不受侵犯,減少因為勞動而產生的糾紛。只要勞動合同沒有接除,就不可隨意違反。但是即便如此,也會有違反的情況。勞動合同沒有解除單位卻違反了勞動合同該怎么辦?
一、在下列三種情形下,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規定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要賠償:
1、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以及勞動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的;
2、由于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無效勞動合同,或訂立部分無效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具體賠償辦法如下:
1、造成勞動者工資收入損失的,按勞動者本人應得工資收入支付給勞動者,并加付應得工資收入25%的賠償費用;
2、造成勞動者勞動保護待遇損失的,應按國家規定補足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用品;
3、造成勞動者工傷、醫療待遇損失的,除按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工傷、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勞動者相當于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4、造成女職工和未成年職工身體健康損害的,除按國家規定提供治療期間的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相當于同期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5、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三、用人單位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規定明確了用人單位不依法為勞動者出具相關證明時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這一規定明確了用人單位承擔的兩種責任:一是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沒有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沒有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的情況下,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二是用人單位的上述行為給勞動者造成了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可以通過勞動行政部門和人民法院提出具體的賠償請求。
勞動合同沒有解除單位卻違反了勞動合同就要進行賠償。同時。勞動者在進入勞動單位工作時必須要簽訂勞動合同。如果該勞動單位沒有按照規定跟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或者是勞動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這些行為會給勞動者造成損害,這也要進行勞動賠償。
勞動合同法補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區片綜合地價是指什么
2021-02-23公司未設立已經出資款項如何返還
2021-02-17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