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再現
案例一:某市國有大型制藥廠甲,擁有職工四百余人。上世紀90年代后期,由于經營不善導致連年虧損。至2001年底,對外已欠下債務數億元人民幣。乙工廠是該市一民營企業,科研技術雄厚且經營良好。2002年9月,經甲制藥廠的主管上級同意,乙工廠以承接債務的方式兼并了甲廠,并設立了某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根據其實際需要,留用了甲制藥廠的一部分職工,要求大部分職工自謀職業。這些職工不服,將新設立的公司申訴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安排工作,并補發停職期間的工資。
案例二:某化工廠成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擁有職工一千余人。90年代后期開始,由于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和該企業自身技術落后,生產效率相對低下,無法滿足現代化大生產的需要。近幾年來,又因經營不善導致嚴重虧損,無力清償到期債務,2004年底經債權人申請并經人民法院裁定破產。
案例一中,甲制藥廠屬于國有企業。近幾年業,國有企業改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一直是影響和困擾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難題。而企業改制后的職工安置是這一系列問題中最為突出的部分。它關乎著國有企業改革的命運和整個社會的穩定。案例二同樣涉及了企業破產后職工的安置。
本文結合上述兩個案例討論在國企改革和企業破產后的職工安置問題。
政策連線
一、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職工安置問題
國有企業,又稱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是指運用國有資產作為生產資料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的企業。其中包括:直接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各類企業;由國家(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及國有企業相互之間共同投資建立的企業。在上述形式的企業類型中,不包括股份制企業。
所謂國有企業改制,是指按照國務院和國務院相關部委頒布的行政法規、規范性文件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在保障原企業存續前提下的企業形態的變更,而不是將原企業破產清算后設立新的企業。目前,國有企業改制基本是將原企業進行以下形式的改造:企業公司制改造;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企業分立、企業債權轉股權;國有小型企業出售;企業兼并。
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造,是指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對國有企業采取由法人、其他組織或者自然人投資入股,將企業改造成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行為。這一形式的改制實質上改變的是投資結構和資本結構,即由過去國家作為單一投資主體的結構,變更為國家之外的其它民事主體共同向國有企業投資的多元投資主體結構。作為民事主體的國有企業并未消滅,而只是其內部資產結構和組織機構發生了變化。改制前的國有企業和公司化改制后的公司在法律上實為一個法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游樂園是否有責任
2020-12-09一時疏忽將人撞死的,會被判死刑嗎
2021-02-25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