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我國個人破產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一)我國現階段有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的現實需求汶川地震直接表明了社會對個人破產制度的需求。對那些沒有購買保險(而實質上即使買了保險,財產險又往往將地震作為免責事由對待)而房屋毀損的群眾,如何歸還按揭貸款成了一個難題。為此,中國銀監會于5月23日下發了《關于做好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銀行業呆賬貸款核銷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對因地震造成巨大損失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或者以保險賠償、擔保追償后仍不能償還的債務,應認定為呆賬并及時予以核銷;對于銀行卡透支款項,持卡人和擔保人已經死亡或下落不明,且沒有其他財產可償還的債務,也應認定為呆賬并及時予以核銷。銀監會的通知只是臨時的政策性安排,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即使按照《通知》去做,仍然存在不少難題:一是呆賬核銷并不意味著銀行不追債了,銀行的核銷僅限于債權人,對債務人并不能免除債務,這會使誠實的債務人很難擺脫困境;二是國有銀行可以自我消化,而純商業銀行在股東大會能否通過則難下斷言;三是如果向個人借款購房又該如何?四是如果這其中出現虛假核銷怎么辦?所以“核銷呆賬”不如依法核定“個人破產”。其實,呼吁建立個^.破產制度并非起于此次大地震。在《破產法曜當中,對于個人破產洧過很多的爭論,在2004年的一審稿中,曾經引人個人破產制度。學者及立法者的關注反映了我國社會的現實要求,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國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飛速發展。個^、信貸的強勁增長,雖然能促進消費,使金融機構增加盈利,但也蘊含著新的風險,有可能影響金融及宏觀經濟的穩定。而個人破產制度則可昏過債權債務的合理解決來防止社會動蕩、金融危機,并能提醒年輕一代理性消費,因為沒有誰愿意破產。因此,建立個人破產法律制度不僅是應對地震損失的需求,只要有超前消費、有貸款就會產生負產階層,就需要個人破產制度,必須用法律制度代替具體的政策。(二)沒有個人破產的破產法是不完整的在任何一個以商品交換為基礎的社會中,個人破產制度都是不可缺少的。人們為了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總要進行商品交換,必然會產生債權債務,也就會存在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的情形,這時破產制度的采用是J頃理成章的。因此,一部沒有個人破產制度的破產法是不完整的。實際上,從國外破產立法的發展來看,是先有個人破產后有公司破產,公司破產不過是個人破產的擴大及延伸。目前,許多市場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例如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和我國的香港地區,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個人破產制度。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建立個人破產制度也勢在必行。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真正需要債務豁免的是個人債務人,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企業對于其債務承擔有限責任是法人制度的應有之義,出資者不可能失去比其投資更多的東西。而一些無限責任企業以及自然人個人很容易因業務失敗而負債累累,破產制度提供的債務豁免制度恰恰是他們所要求的。如果破產法僅適用法人企業,而把無限責任企業和自然人個人排除在外,那么它們便無法享受適用破產程序的優勢,更難以擺脫債務不能清償的困境。(三)個人破產制度符合法律的道德性要求,有利于建立和諧社會下的債權人與債務人關系破產制度發展到現代,原來不利于債務人的三大制度:破產有罪主義、破產懲戒主義和破產不免責主義已經被破產無罪主義、破產不懲戒主義和破產免責主義所取代。自愿破產制度、自由破產制度和破產免責制度是個人破產制度中的核心。目前世界各國的個人破產法都給了債務人復蘇經濟的機會,破產免責主義使得債務人能夠從負債累累中逃脫開來重振旗鼓,自由財產制度使得債務人可以保留生活的必需品,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債務人生活的保障,也是人性化的設計,是社會文明的體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可不可以要求取保候審
2020-11-17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交通肇事致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6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