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
法律明確規定,符合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的社會組織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根據環保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二)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符合前款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提起訴訟的社會組織不得通過訴訟牟取經濟利益。“
可知,社會組織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需滿足的基本條件包括:
1、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2、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5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其中,“社會組織”是指“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指“設區的市,自治州、盟、地區,不設區的地級市,直轄市的區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是指“社會組織章程確定的宗旨和主要業務范圍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且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
“無違法記錄”是指“社會組織在提起訴訟前5年內未因從事業務活動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受過行政、刑事處罰”。
二、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認定的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社會組織。
第三條設區的市,自治州、盟、地區,不設區的地級市,直轄市的區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第四條社會組織章程確定的宗旨和主要業務范圍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且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的,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
社會組織提起的訴訟所涉及的社會公共利益,應與其宗旨和業務范圍具有關聯性。
第五條社會組織在提起訴訟前五年內未因從事業務活動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受過行政、刑事處罰的,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無違法記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的規定,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環境公益訴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武器,實踐證明,這項制度對于保護公共環境和公民環境權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如果您有需要,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受傷人的家人是否有誤工費
2020-11-17醫療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選擇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2-07醫院小病大治有什么后果
2021-01-06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土地流轉協議合同怎么寫
2020-11-16企業拆遷補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