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原告:廣東省**化工廠。法定代表人:潘*彬,廠長。被告:肇慶市環境保護局。法定代表人:王*蔡,局長。廣東省**化工廠座落在肇慶市端州區西郊龜頂山腳。1992年6月29日,肇慶市環境保護監測站(下稱監測站)對該廠界噪聲進行監測,監測位置在該廠硫酸車間北側,與**鋼鐵廠交界的鐵欄柵以北(鋼鐵廠內)約二米處,高度為1.2米,北邊為**鋼鐵廠的燒結車間,監測采用儀器為ND2型精密聲級計。經測定,原告的廠界噪聲,晝間為75分貝,夜間為72分貝。監測站于1992年8月17日發出檢驗報告。肇慶市環境保護局根據監測站的監測結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八條及國家環境保護局、國家物價局、財政部(91)環監字第262號文的規定,以肇慶環字(1993)3號文向**化工廠發出了《關于限期辦理噪聲超標準排污費手續的通知》,要求原告辦理有關噪聲超標準排污費的手續,若對監測結果有意見,可以書面形式提出重測。此后,原告于1993年2月25日以對原監測結果有異議,書面向被告提出要求對其廠界的噪聲進行重測。監測站經被告同意,于1993年4月15日再次對原告的廠界噪聲進行監測。監測地點及采用儀器都與第一次監測的相同,日間監測時間為上午9時10分,天氣為晴天,風速一級,符合監測條件。經測定,其廠界噪聲為78分貝,由于監測時**鋼鐵廠亦有噪聲發出,按照國家有關計算規范,按“GB12348??90”標準進行修正,實際日間廠界噪聲為75分貝,夜間監測時間為23時,測得廠界噪聲為72分貝。監測站依據測定的數據,確認**化工廠廠界噪音晝間超工業區標準10分貝,夜間超工業區標準17分貝,于1993年5月11日發出檢驗報告。被告根據監測站的監測結果,以肇環字(1993)17號文向原告發出《關于限期繳納超標準排污費的通知》,要求原告在1993年5月30日前繳交10個月(即92年7月至93年4月)的超標準噪聲排污費人民幣24000元。原告接到通知后,于1993年5月28日繳交了人民幣12000元,余下的12000元沒有繳交。被告多次向原告催交未果,遂于1993年6月30日對原告作出肇環罰書字(1993)第1號《環境保護行政處罰決定書》:一、必須在1993年7月8日前如數交清所欠噪聲超標準排污費人民幣12000元,滯納金人民幣360元,并處以罰款人民幣3000元;二、如在期限內尚未繳清上述款項,除繼續累計滯納金外,依法給予警告,并將其違法行為通報。原告不服該處罰決定,于1993年7月15日向肇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主要理由是:(1)劃分功能區的標準不實事求是。我廠位于城區西郊,遠離城區幾公里,不存在“廠界噪聲”影響周圍生活環境的問題,因此,被告對我廠的“工業企業廠界噪聲”的測定的前提是不存在的。(2)監測站選擇的測點位置是在我廠界內,不符合國家規定。監測站采樣的地點是在硫酸車間圍墻外1米處,我廠地法定廠界在硫酸車間圍墻外1.5米的鐵絲網處,且測點附近還有**鋼鐵廠的噪聲,其檢驗的結論是不正確的。噪聲標準應按照《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規定執行,被告引用《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來衡量是錯誤的。所以被告適用法律法規不當。肇環罰書字(1993)第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中作出的處罰,沒有法律依據,證據不足,行政處罰不當。請求法院依法判決撤銷被告作出的肇環罰書字(1993)第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被告答辯稱:我局依據監測站測定的原告廠界噪聲數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認定原告廠界噪聲超出標準,要求原告繳交超標準噪聲排污費,程序是合法的,手續是完備的。我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所作出的肇環罰字(1993)第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法院依法判決,予以維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0-12-30申請法律援助應當符合的基本條件
2021-03-03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保險代理合同的內容
2020-11-28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土地承包權收回和交回是什么
2020-12-08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禁養區養殖場拆遷補償都有哪些政策
2021-02-24高鐵拆遷房屋國家有統一的補償標準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