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隔代撫養是什么意思?
隔代撫養是近年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是指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但是由于老人對于孩子的生理保育多于培養教育,使孩子形成了驕橫、任性的性格,甚至出現更極端的性格和行為。
二、心理隱患
隔代撫養一般會導致以下幾種心理問題和疾病:
首先,孩子長期處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于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嚴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小孩講大人話的普遍現象,很多就與隔代撫養有關聯。
第二,由于老年人體力不支、行動不便,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這樣長期與孩子呆在一個或幾個固定的地方玩耍。極有可能使孩子的視野狹小,使孩子缺乏應有的活力和活潑,不利于養成孩子開闊的胸懷,活潑、寬容的性格。相反極可能養成孩子孤僻、沉默寡言的習性。這樣使孩子長大后,為人心胸狹小,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癥。
第三,人老后,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為模式化,往往表現出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耳濡目染,這極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養,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行為、人格的偏離。
第四,老年人撫養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養成依賴心理、抗挫力差。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
三、問題改進
“隔代撫養”既是當下社會轉型期的產物,又是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的折射。墨子說過,“人性如素絲,染于黃則黃,染于蒼則蒼。”真正愛孩子,要重養更重教,從以身垂范的教育做起。撫養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本身也是家長走向成熟的體現。尤其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心理成長變化快,容易出現叛逆,需要家長的及時引導和溝通,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而年邁的祖輩往往跟不上孩子的變化,不能給予應有的關懷和撫慰。
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那么每個城市的發展水平有所不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公民會選擇去外地進行工作和生活,如果在外地進行工作時,那么也會造成子女不在身邊進行生活,因為隔代交流上有一些不便,所以在教育和教導方面也是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繼父母是否享有撫養權,繼父能爭取孩子撫養權嗎?
未成年生子撫養協議怎么寫
離婚孩子撫養費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債券是否可以拍賣變賣
2020-12-03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交通事故造成損害醫療費怎么計算
2020-12-19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