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將于明年1月正式實施,新《環境保護法》對環保執法、處罰和公訴主體等都有了更明確的說法,被譽為“史上最嚴”。今天,蘇州大學環境法研究中心教授朱謙,對新《環境保護法》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排污企業拒不改正或遭治安拘留朱謙教授表示,新《環境保護法》賦予了執法部門更確實的執法權力,如企事業單位在生產經營中違反規定排污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污染時,縣級以上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等職能部門,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的設施設備。排污違規企業受到罰款處罰后,若拒不改正,依法進行處罰的行政機關可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新《環境保護法》增加了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生產經營者的違法成本。朱謙說,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縣級以上相關職能部門可以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關閉。對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行為,相關職能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樣。
另外,對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生產經營者,相關職能部門可對其處以十五日一下行政拘留。
實行問責機制職能部門管理不力負責人將被撤職新《環境保護法》特別明確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環節,將環境日納入其中,并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同時,新法要求縣級以上相關部門依法公開環境質量、環境監測、突發環境事件及環境行政許可和排污費征收使用情況等信息。
新《環境保護法》還提出了問責機制,對環境違法行為包庇的,應當停業未做決定的等9項行為,將對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記過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還可以給予撤職處分。
新《環境保護法》對于環境問題的訴訟主體進行了擴大,依法在市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登記;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5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的社會組織,可作為訴訟主體起訴違法行為。朱謙教授表示,以往對環境污染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只有中華環保聯合會有權進行起訴,新《環境保護法》擴大了訴訟主體范圍,有利于社會監督環境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