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環境罪的共犯怎么處罰
《解釋》第七條重申了對環境污染犯罪的共同犯罪處理規則,規定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污染環境罪是指違反防治環境污染的法律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后果嚴重,依照法律應受到刑事處罰的行為。污染環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修正案八》)罪名做出的補充規定,取消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為"污染環境罪"。該罪具體的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有害物質。
這里涉及到違法和犯罪的概念區別:
從廣義上說,“違法”與“犯罪”是一對屬種關系的概念,即所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犯罪是違反刑法規定的行為,因而也是違法行為。所以“違法”包括“犯罪”。
違法,有作為的違法和不作為的違法兩類。“作為”的違法,是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準做的行為,行為人做了。比如法律規定不準殺人,那么殺人就是作為的違法。“不作為”的違法,是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必須做的行為,行為人沒做。比如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必須在處罰決定作出前,向當事人告知其違法的事實、對其作出處罰的理由和依據、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那么行政機關沒有告知便作出行政處罰,就是不作為的違法。
我們日常是從狹義上來使用“違法”、“犯罪”概念的。狹義的“違法”,是指違反了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但還沒有達到構成犯罪的嚴重程度;而“犯罪”,則是指違法行為已經達到構成犯罪的標準。一般地說,違反刑法,就是犯罪。但是,刑法的有些條文規定得比較原則,有刑法規定的行為,但是否構成犯罪,還要從有關司法解釋確定的具體標準衡量。比如受賄,刑法只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那么收受他人1000元錢并給他人謀取利益是否也構成犯罪?顯然不是。按照有關司法解釋,受賄罪的起刑點為受賄5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雖然是受賄,但不構成受賄罪。
污染環境罪的共犯處罰的具體知識,可以找律霸網專業律師提供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群里罵人可以立案嗎
2020-12-16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4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投保人
2021-02-05公寓拆遷補償
2021-01-07全國沒有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那該怎么補償
2021-02-05先拆遷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違法嗎
2020-11-24拆遷安置房如何申請房產證
2020-11-18拆遷兩年以上的農民算不算城鎮居民
2021-03-04被征收房屋該由誰評估價值
2021-01-08關于房屋拆遷許可
2020-12-01大元帥府改造還剩10戶公房未簽約拆遷
2020-11-24開發佛山舊改項目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