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1:乘客下車算不算"第三者"?
2009年11月,上海車主陳先生駕車帶著兩位朋友劉某、趙某去外地辦事。到達目的地的后,陳先生在劉某尚未完全下車時,便將車輛啟動,使得正在下車的劉某跌落車外,造成重傷;而未關閉的車門又將另一位已下車朋友趙某帶倒,造成其手臂骨折。
事故發生后,陳先生趕緊將傷者送往醫院,并為此先后支付了近6萬元的醫療費。交警部門現場勘查后認定,陳先生對此次事故負全部責任,承擔所有醫療費用及其他相關費用。
由于馬先生為自己的車輛投保了車損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兩個險種,于是馬先生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但保險公司經過研究認為,由于傷者與車主同為車上人員,所出的保險事故應當屬于車上責任險的理賠范圍,而不屬于第三者責任險的理賠范圍。但馬先生并未投保車上人員責任險,所以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對于保險公司的說法,陳先生無法接受,于是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受理后認定,趙某受傷屬于三責險的理賠范圍,保險公司應予理賠;而劉某受傷并不在三責險理賠范圍內,其損失應由車主自行承擔。
專家解疑:
在此案例中,出現了兩個傷者,但卻只有一個獲得保險理賠。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對兩名傷者"第三者"身份的認定。對于趙某來說,雖然其在發生事故之前乘坐陳先生駕駛的車輛,但這并不影響其"第三者"的身份。當他在陳先生車上時,是屬于車上人員;下車之后,就應當是"第三者"了,而不屬于"本車人員"。因此法院判決保險公司應當按照第三者責任險的條款給予賠付。然而傷者劉某屬于"車輛行駛中或車輛未停穩時非正常下車的人員",因此屬于三責險理賠范疇之外。
007提示:在機動車三責險中,原則上把肇事車輛看成"第二者",這把被保險人、其雇傭的司機、其允許的駕駛人員,以及車上的人員財產、車輛行駛中或車輛未停穩時非正常下車的人員,吊車正在吊裝的財產等都包括在內。除此之外的人和物才是"第三者"理賠的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拍賣房產的基本程序
2020-12-10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