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權司法解釋是什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為使人民法院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請求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的規定作法律解釋,明確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如何適用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上述規定的含義,認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屬于民事活動,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定,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體現著血?緣傳承、倫理秩序和文化傳統,公民選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則上隨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意愿和實際做法。同時,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公民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選取其他姓氏。基于此,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解釋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現予公告。
姓名權的法律條文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由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知道,每個公民都享有姓名權,他人不得冒用。非法侵害別人的姓名權,是侵犯法律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您有相關法律問題想要咨詢,歡迎訪問律霸網,我們將有專業的律師為您進行一對一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滯納金最高限額
2021-02-02強制執行公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02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中華老字號怎么申請2020最新規定
2021-02-24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