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斷是否沒有履行法定職責,僅僅談“作為義務”是不夠的,因為履行作為義務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常常都是法律所允許的,也是合理的;僅僅談“法定期限”也是不夠的,因為即使在法定期限內作為了,也不見得就是合法的,其作為的方式也可能是明顯不適當的。這時就不是不作為的問題,而是不適當的作為或者不完全作為的情形。這也暴露出行政不作為傳統理論的缺陷,它一方面沒有看到甚至否定行政裁量的價值而籠統地談作為義務或法定期限,另一方面也沒有看到在某種條件下只有一種選擇的情形,從而也就放縱了行政主體所應盡的專業化職責。如此,我們就需要一種新的理論還分析存在裁量情形的案件,來補充甚至取代不作為的理論。這就是在德國、日本等應用較多的行政裁量收縮論。行政法要擺脫“大道理”,或許就需要這種精耕細作的真功夫。
行政主體原則上享有裁量權,但是在一定情況下,其裁量的范圍縮小,行政主體必須作出裁量決定,甚至只能作出某一種決定,否則即構成裁量的瑕疵。簡言之,就是裁量權限規定義務規定化、羈束化。在理論上一般稱之為“行政裁量收縮論”或“行政裁量收縮至零理論”。根據對行政裁量之決定裁量與選擇裁量的大致區分,可以將行政裁量收縮論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決定裁量的收縮,乃至收縮至零。即決定是否采取行動的裁量權發生收縮,甚至沒有裁量的余地,或必須采取行動,或必須不得采取行動。其二是選擇裁量的收縮,乃至收縮至零。即決定采取行動之后,在諸多措施、程序、時間、人員等問題上的裁量發生收縮,甚至只有一個答案是惟一沒有瑕疵的選擇,這時就是選擇裁量收縮至零。通常所說的“行政裁量收縮至零”實際上就是指在決定裁量收縮至零(即決定采取行動)之后,選擇裁量又收縮至零,只有惟一的選擇決定是沒有瑕疵的決定。這種情形是罕見的,但確實是可以存在的。因為對現實越了解就越能發現仍有可能存在裁量的空間,所以沒有任何選擇的可能性是很少的;但又因為事實上基于人們的認識能力和行為能力的局限,可能只有某一個決定被認為是適當的,所以仍然可能收縮至零。
在行政裁量收縮與行政不作為的關系上,說行政裁量不當收縮是行政不作為違法的判斷標準大致是可以成立的。因為違反了行政裁量收縮的要求,可能表現為沒有作出裁量決定,這時就是行政不作為。但是,這一說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有時候,根據行政裁量收縮的要求,行政主體可能只能作出某一種選擇,而行政主體卻選擇了其他的裁量決定,這時也是違反行政裁量收縮的要求的,但卻不是行政不作為的問題,而是行政作為的違法問題。也就是說,在決定裁量上,行政裁量不當收縮是行政不作為違法的判斷標準;在選擇裁量上,行政裁量收縮則是行政作為違法的判斷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19撫養費新規付到多少歲
2020-11-26醫療糾紛的賠償標準
2021-02-14污染物生產者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03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