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關系主體包括什么?
1.員工:員工,也稱為農民工、雇員、雇工、受雇人、勞工,是指在就業組織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經營決策權力并從屬于這種權力的工作者。員工的范圍有藍領工人、醫務工作者、辦公人員、教師、社會工作者、中產階級的從業者和底層管理者,不包括自由職業者、自雇傭者。
2.工會:工會是勞動者(雇員)組成的旨在維護和改善其就業條件、工作條件、工資福利待遇以及社會地位等權益的組織,工會主要通過集體談判方式來代表勞動者(雇員)在就業組織和整個社會中的權益。
1)工會的職能與行動方式:工會是員工的集體組織,其主要目的在于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工會的職能具體表現為代表職能,經濟職能,社會民主職能和服務職能。工會的行動方式主要有勞動立法、集體談判、直接行為、互保互助、政治行動等。
2)中國的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工會的任務有: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社會事務管理和參加企事業的民主管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代表和組織職工實施民主監督;協助政府開展工作,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與支持企業行政的經營管理;動員和組織職工參加經濟建設;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文化技術素質。
工會的職權主要包括: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代表職工與企業談判和簽訂集體合同;對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進行監督;對企業遵守勞動法律、法規進行監督;參與勞動爭議的調解和仲裁。職工代表大會是中國勞動者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一種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3.雇主也稱雇傭者,是指在一個組織中,使用雇員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活動,并向雇員支付工資報酬的法人或自然人。在中國,雇主是一個新的概念,在現行的勞動立法中沒有使用這一概念,而是普遍用“用人單位”。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和諧穩定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4.政府:在現代社會中,政府的行為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政府作為勞動關系的主體一方,在勞動關系的運作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體體現為:
1)作為雇主的政府。
2)作為調解者、立法者的政府。
3)三方機制中的政府。
所謂三方性原則,是強調法律不僅要規定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而且要同時規定作為第三方的政府的權利和義務。三方性原則表明了勞動關系制度對公共權力的承認。
二、人才派遣
人才派遣是一種畸形的勞動關系主體,派遣單位與人才之間簽訂勞動合同而構成了實事上的勞動關系。派遣人員與被派遣單位簽訂聘用協議,約定在用工期間的具體工作內容、工作安排、勞動紀律等具體事項,雙方系勞務關系。2002年2月6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解答》的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將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內輸出到其它單位,期滿后回到原用人單位的,原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承擔勞動法上的義務。用人單位與輸入單位就對勞動者共同承擔的義務達成協議并征得勞動者同意的,用人單位和輸入單位應當共同對勞動者承擔勞動法上的義務。”
在勞動法中明確規定了,如果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了服務后,用人單位也是需要按照約定支付一定的勞動報酬,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后,勞動者是可以通過勞動仲裁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當雙方不能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時,也是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解決。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1-24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行
2020-12-16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土地承包合同什么情況下無效
2020-12-11農村承包荒山的價格是多少
2020-11-212020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30農村危舊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拆遷補償方案通常是在什么時候發布
2021-02-03一書四方案到底是主動公開,還是依申請公開
2021-01-04杭州拆遷安置房只有居住權可以過戶嗎
2020-11-16拆遷授權委托書范本
2021-03-15房屋拆遷補償是按人口計算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