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八種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注意: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2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省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車至處罰。
(3)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對自已行為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行為人的頭腦是否清晰。辨認能力是指行為人認識特定行為的性質、結果與意義的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為人支配自己實施或者不實施特定行為的能力。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首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斷是否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二、過失殺人要負責任嗎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過失犯罪的量刑標準如下:
1、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處罰上,因為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明顯要小,因此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要輕。
過失行為雖然已經造成了基本結果(成立基本的過失犯),但在能夠有效防止加重結果發生的情況下(既有履行義務的能力,又有回避結果的可能性),行為人具有防止加重結果發生的義務卻故意不防止的,對加重結果成立故意犯罪。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買房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31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保險公司多久理賠
2020-12-3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