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500萬判刑5年可以嗎?
詐騙500萬判刑5年一般是不可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如果涉及到存在自首情節等情況,是可以減少判決的嚴重性的。
二、詐騙罪的表現認定是什么?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當下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思,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根據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監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的最新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為起點。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
以上就是詐騙罪的具體判決處理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嚴格按照詐騙的金額大小以及造成的犯罪事實后果來進行合法的判決處理,其中還需要區分情節的嚴重程度來進行合法的辦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
網絡詐騙多少錢才算詐騙罪?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詐騙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設立股東名冊怎么辦
2021-01-25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