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工作崗位上受傷,或者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可以向勞動保障機構申請工傷認定。通常來說,做工傷認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少說也要一兩個月。這段期間內,職工可以不去單位上班,那么,工傷辦理期間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下面我們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工傷辦理期間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
在等待鑒定結果期間公司是不能跟傷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但是傷者可以主動申請離職。在鑒定結果出來之后,公司能否跟傷者解除勞動合同,以及解除合同之后的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以及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得根據你的傷殘等級,以及你所屬的統籌地區確定。
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作為勞動者使用者和勞動條件提供者,單方負有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安全和健康的法定義務,發生工傷事故就意味著用人單位違反了這一法定義務,因此,在勞動者因工傷事故而喪失部分或全部勞動能力時,用人單位應該對勞動者的生活負責,而不是以終止勞動關系了事。
二、一級工傷可以拿到多少賠償?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到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通過上面這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析了工傷辦理期間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這個問題。在工傷認定期限,單位是沒有權力和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除非是職工本人自愿提出。作為受傷的職工,不應該在沒有拿到工傷認定書之前解除勞動關系,這樣的話,對于后期索賠都是不利的。
超過工傷認定的時效,怎樣處理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工傷認定時效已過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