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中止,是指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法定事由而使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暫時停止。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發生法定事由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訴訟依法暫時停止進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繼續進行的情況,又稱為時效的暫停。對此,我國《民法通則》第139條予以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訴訟時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發生法定事由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訴訟依法暫時停止進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繼續進行的情況,又稱為時效的暫停。
我國《民法通則》第139條予以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1、法定事由
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是因法定事由而發生。這些法定事由包括兩大類:
(1)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都是當事人無法預見和克服的客觀情況;
(2)其他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情況。
2、其他阻礙
(1)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喪失行為能力;
(2)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3)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無法主張權利;
(4)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主張權利的客觀情形。
訴訟時效的相關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訴訟時效期間分為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和特殊訴訟時效期間,普通訴訟時效期間指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的,所有民事法律關系都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為2年,特殊訴訟時效期間適用于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民事法律關系。
1、短期訴訟
短期訴訟時效:訴訟時效為1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產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2、長期訴訟
訴訟時效期間就為2-20年。訴訟時效為4年的是,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口合同爭議的。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3、絕對時效
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絕對時效期間)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但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4、相關法條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訴訟時效的起算是怎樣的
1、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權請求權,從期限屆滿之日的第二天開始起算。
2、沒有履行期限的債權請求權,從債權人主張權利時起算;債權人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的,則從該期限屆滿之日的第二天開始起算。
3、附條件的債權請求權,從條件成就時開始計算。
4、附期限的債權請求權,從期限到達時開始計算。
5、請求他人不作為的債權請求權,應當自義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時起算。
6、因侵權行為而發生的賠償請求權,從受害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或損害發生時起計算,損害事實發生時,受害人知道的從損害時起算;損害事實發生后,受害人才知道的,從知道時起算;在人身損害賠償中,侵害當時即發現受傷的,從侵害當日起算;侵害當時未曾發現的,事后經檢查確診并證明是由該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訴訟要受訴訟時效的限制,起訴的時間超過一定的期間,在法院打官司就不會勝訴。
《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
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⑵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⑶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⑷寄存財務被丟失或者損毀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除了上述的幾種情況,一般情況下訴訟時效都是為2年。
并且由于訴訟時間中止和訴訟時效中斷很如有混淆,大家可以在這塊多咨詢相關的律師。在日常重要的是以和為貴,不要多生是非,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