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判實踐中確認合同無效有兩種情形
一種是當事人以合同有效為由起訴,法院主動審查確認合同無效;另一種是當事人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并請求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
上述情況,存在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我國現(xiàn)行法律對合同有效和無效是兩種不同的制度規(guī)定。無效合同因其具有違法性,實行的是國家干預原則。即法院和仲裁機構不因當事人是否請求合同有效,均應主動審查并確認合同無效,而不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同時,由于違法的行為不受法律保護,因此,當事人也有權在任何時候針對違法的合同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無效。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合法的經濟秩序,保護交易的安全。如果認為確認合同無效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則必然使違法的合同經過一定時間便可得到法律的保護,違法的利益也將變成合法的利益,這顯然與無效合同的立法宗旨和目的不相符。因此,確認合同無效不應受訴訟時效限制。最高法院民一庭編的《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2002年第1卷第306頁,對最高法院二審的案件也有一段評述,認為:“我國現(xiàn)行法律對合同無效提起訴訟并沒有時間限制,合同未經法院判決確認為無效時,當事人往往遵守“合同”,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只有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后,才發(fā)生返還財產及賠償損失問題。故即使事隔多年,當事人就確認合同無效問題起訴,法院也應當受理并對合同效力問題進行確認,這里不存在時效問題。”
另一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等而被確認無效。合同當事人對于其行為的違法性或被欺詐、脅迫是明知的。《民法通則》第137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根據該條規(guī)定,確認合同無效也同樣具有訴訟時效。如果認為確認合同無效沒有訴訟時效,則必然存在已履行多年的合同仍可恢復到訂立合同之初的財產狀況的現(xiàn)象。顯然不利于維護民事財產流轉關系的穩(wěn)定,不符合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因此,確認合同無效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二)確認合同無效后的財產返還等是否受訴訟時效限制
一種觀點認為,合同有效和合同無效是兩種不同的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無效合同后,不得依據合同實際履行,也不承擔不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只有存在如何處理無效合同的問題。《民法通則》第61條對合同無效的處理也作了明確規(guī)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合同法》第58條也有相同規(guī)定。根據上述條款規(guī)定,已實際履行的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必然存在返還財產和過錯方賠償無過錯方損失問題。即只要確認合同無效,就應當通過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方式使當事人的財產恢復到合同訂立之前的狀態(tài)。這也體現(xiàn)了合同無效,自始無效的法理。如果認為合同無效,但返還財產等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則必然與合同無效的法理相悖。且我國法律目前不未規(guī)定占有時效制度。因此,返還財產等應被認為是合同被確認無效后的一種處理措施,不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這樣才符合我國目前的立法現(xiàn)狀。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后,如果當事人進一步主張合同無效后的財產返還,則在此情況下已轉化為債務關系,應當受訴訟時效的限制。王*明、崔*遠著《合同法新論.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版)一書就持此觀點。
(三)如果確認合同無效后財產返還和賠償損失的請求適用訴訟時效,那么時效期間從何時起算。
對此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當事人主觀上存在“故意”、“明知”,從簽訂合同之日就應當知道合同無效。因此,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的時間應從合同簽訂之日起算。
第二種觀點認為,當事人在簽訂無效合同時雖然可推定為“明知”,但是只有真正開始履行合同時,權利才受到侵害,因此訴訟時效期間應從給付財產之日起算。
第三種觀點認為,訴訟時效期間應從裁判確定之日的次日起算。理由:法律雖然原則規(guī)定何種情況下導致合同無效,但涉及具體案件時,當事人往往有爭議,因此,不能苛求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便知道合同是否有效。且法律規(guī)定合同效力的判定要由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在邏輯上,也只有合同被確認無效后,財產返還和賠償損失的請求才具有法律依據,受法律保護。此后才存在“權利能行使而不行使的事實”狀態(tài),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此時開始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機構基本標準由誰制定
2021-02-20屋里漏水物業(yè)是否能處理
2021-03-08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qū)別
2021-01-29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職業(yè)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不想再續(xù)保養(yǎng)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什么叫代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