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過失犯罪有既遂形態嗎?
過失犯罪也會存在既遂的,只要犯罪嫌疑人的過失行為造成犯罪結果的發生,就會構成犯罪既遂。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從輕處罰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刑法》規定,下列人員犯罪的,應當或者可以從輕處罰:
1、應當從輕處罰的人員: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7)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可以從輕處罰的人員: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4)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6)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7)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像有些問題,如果犯罪嫌疑人當時沒有注意到,但是在危害結果發生之前,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及時的避免了有可能會造成的危害結果,這就不應該構成過失犯罪。所以過失犯罪在構成形態上跟故意犯罪一樣,也有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民事案件
2020-12-24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土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3-15上海市拆遷補償安置人口參考標準
2020-12-17禁養區拆除有哪些補償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