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共同訴訟
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了共同訴訟,當然就有共同訴訟人。共同訴訟人是指原告或被告至少一方為兩個以上的共同訴訟當事人,既有共同被告人,也有共同原告人。共同訴訟人這個概念反映的是訴訟的主體合并這一事實。構成共同訴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當事人雙方至少有一方是兩個以上,且各為獨立的訴訟主體。2、客觀方面,訴訟標的須為共同。要么是標的同一,要么標的是同樣。沒有這些客觀上的聯系,彼此分割的主體又怎么能成為共同訴訟人呢?3、屬同一人民法院轄區,如若分別由不同轄區法院管轄,同樣失去共同訴訟的基礎。4、在程序上,人民法院進行合并審理。
一、必要的共同訴訟人
必要的共同訴訟人,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訴訟。在這種共同訴訟中的當事人即為必要共同訴訟人。
必要共同訴訟的標準是訴訟標的同一,即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是指一個或幾個行政機關,針對一個或幾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以一個意思表示為目的,實施了一個具體行政行為。可見,正確的標準是行政行為本身,即必須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具體行政行為,該行為或者是由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作出,或者是一個具體行政行為處理兩個以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在實踐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具體情形:
1、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因共同違法而被一個行政機關在一個處罰決定書中分別予以處罰。
2、法人或組織因違法而被處罰,該法人或組織的負責人或直接行為人同時被一個處罰決定書處罰。
3、兩個以上共同受害人,對行政機關的同一行政行為均表示不服而訴諸法院,這些起訴的共同受害人就成為共同原告人。
4、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以一個共同行政決定形式,處理或處罰了一個或者若干個當事人。
必要共同訴訟人,他們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而在權利義務上發生不可分割的聯系,這既有事實上的也有法律上的。所以,凡屬共同被告人,必須共同參加訴訟,如果原告人起訴中有遺漏,人民法院有權在征得原告人同意的基礎上追加被告,通知應訴,被追加的被告無權拒絕參加。而對共同原告資格來講,法院有義務通知未起訴的其他共同原告人參加訴訟;如果這些人仍然不愿參加訴訟,法院則不能強行追加,應尊重原告人的意志與選擇。另外,共同訴訟人都是獨立的法律主體,有獨立的訴訟法律地位,一個人的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他們各自以自己的名義參加訴訟,并對各自的行為負責,各自可以提出自己的訴訟請求。
二、普通的共同訴訟人
普通共同訴訟人,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并由法院進行合并審理的訴訟。這種共同訴訟的當事人即是普通共同訴訟人。
法律規定,普通共同訴訟人必須是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何謂同樣具體行政行為?首先,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不是一個具體行政行為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行政行為,實質上這是幾個案件而非一個案件。其次,共同訴訟人之間在事實上或法律上并無當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僅僅因為訴訟標的屬于同一種類,即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相同、相類似的性質,所以在程序上被統一起來。這種行政行為的同種類主要有:行政行為的基本事實同類,如均因偷稅案件被處罰;或者是處理的法律依據同類,如因在一條拆遷道路上拒不搬遷或違章建筑,均根據同樣的拆遷條例而被處罰或強制;或者是具體行政行為的種類、處理手段同類,如均被吊銷執照;等等。最后,法院認為宜于合并審理并實行合并審理。普通共同訴訟并不是必須要合并,除上述條件以外,關鍵在于能否達到并案審理的目的:簡化訴訟。節省與方便,以免矛盾與差異懸殊。如果不能達到此目的,甚至使訴訟更復雜化或拖而不決,則不要并審而要分案審理。
普通共同訴訟,須由共同訴訟的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并案審理,然后由法院審查,認為可以合并的才能實行合并,構成共同訴訟。當然也可以由法院主動審查,認為宜于并案的,則依職權進行并案審理。從理論上講,提起訴訟與申請并案,屬于兩個訴訟請求,要在不同訴訟文書中提出,或者在一個訴訟文書中分項明確提出。但是在具體操作上,則不可以機械、絕對,有的行政訴訟正在進行期間,作為被告或被告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又以調整的形式再一次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人對此行為直接向法院提出并案審理要求,應視為既有起訴請求也有并案申請,因為,并案申請始終在邏輯上與法律上都是以起訴為必然前提與內容的。
三、集團訴訟
行政訴訟中的集團訴訟,是指由人數眾多的原告推選訴訟代表人參加的且法院的判決及于全體利益關系人的行政訴訟。它是共同行政訴訟的一種特殊形式,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4條當中已有明確的規定。集團訴訟具有以下特點:1、原告方人數眾多。按《若干問題的解釋》,同案原告人數須為5人以上,這是集團訴訟的根本特點,即訴訟主體的集體性特征。當然,原告方的這個“集團”并非一個組織機構,而是為了訴訟方便將眾多人群擬制為集團的。2、原告方實行訴訟代表制。由于原告人數眾多,集團訴訟不是讓每一個原告都親自參加訴訟,而是推選訴訟代表人代表大家參加訴訟。3、法院的裁判效力不僅及于訴訟代表人,也及于其他未親身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原告),甚至及于未參加訴訟的利害關系人,即法院裁判的擴張性。
集團訴訟的原告為5人以上,可以是十幾人、幾十人,也可以是成百上千甚至上萬人等,人數不限。當然,人數為5人以上是指具有獨立原告資格的主體為5人以上,不包括一原告內部的構成人數,而且,須是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的原告,沒有起訴但有利害關系的人,不是集團訴訟的當事人(原告)。
集團訴訟的代表人,是指代表集團成員進行行政訴訟的當事人,是訴訟代表人。代表人首先是原告當事人,具有當事人的一切特征;其次,它還具有訴訟代理人的一些特征,如須有原告推選產生的委托授權,行使處分權須經被代表當事人的同意,等等。訴訟代表人的產生途徑有兩個:1、由原告推選產生;2、如果原告方在法院限定的期限內未能選定的,則由法院依職權從原告中指定產生。訴訟代表人無論是推選還是指定,其人數限為1-5人。此外,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原告方發生效力,即效力及于訴訟集團的每一個成員,但處分權利的行為應取得被代表成員的同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行政共同訴訟”。當該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爭議訴諸人民法院后,若干直接的利害關系人所指向的爭議標的必然是同一的。但是,同一具體行政行為并不意味著對不同的管理相對人在行政處理上的完全一致,其中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標準
2021-01-25保證人擔保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2-13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